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15
    特稿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
    陈其荣
    2011, 18(6):  1-21. 
    摘要 ( 30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论文
    “空间”与“越界” ——论全球化时代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特征与叙事转向 
    李显杰
    2011, 18(6):  22-35. 
    摘要 ( 1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足于空间关系的叙事构成是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越界”叙事则是类型电影充满活力的内在机制。在类型的套路中,追求一种差异化的表现,是好莱坞电影能够始终保持良性循环状态的重要特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向使 “跨类型”的“越界”叙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尝试和运用,“反类型”的“越界”手法和多元化的模式混搭,显示出好莱坞电影在叙事空间的建构和布局上的叙事转向。尤其是好莱坞类型电影建立在全球视野上的“越界意识”,使类型电影呈现出向后类型电影过渡的市场策略和文化动向,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类型电影的当代发展所必然产生的共振现象。
    关键词:

    文化经济论述下的台湾电影产业样态 及其发展趋向辨析 
    吴珮慈
    2011, 18(6):  36-48. 
    摘要 ( 17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期台湾几部指标性之大众市场效应电影如《海角七号》(2008)、《艋舺》(2010)等,全面带动观众支持台湾电影的风潮,形成台湾电影复苏的新样貌。通过运用数据指针可以概括描绘台湾电影市场的供给现状,观察当前台湾电影制作与美商发行体系的链结、金融资本挹注与跨界合拍电影的实践样态,从而阐明近十年来台湾电影产值结构的变化,如何牵动了制作、发行、映演等产业炼的发展。台湾电影产业的再次起飞,实际上并不脱离近期全球重视文化经济的潮流。艺术与产业之间存在着结构性难题,台湾电影产业虽然由隐然其后的一股文化经济论述力量所主导,但是电影作为一项文化商品,其经济价值乃建立在文化价值之上。台湾电影固有人文价值与美学思辨的迫切与重要性,将成为台湾电影产业前景及新趋向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作为电影修辞的“凝缩”与“移置” ——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
    程波 辛铁钢
    2011, 18(6):  49-57. 
    摘要 ( 2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凝缩”与“移置”这一对概念最早出现于弗洛伊德的《释梦》中,后来经由拉康,进入了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体系中,从无意识的工作机制、无意识的语言运作机制,转变为一种和精神分析语义学中的“隐喻”和“换喻”联系对照的电影修辞。通过讨论“凝缩/移置”这对经过弗洛伊德提出、拉康引申和改造的概念,如何在麦茨的理论体系中成为电影修辞格这一问题,用一种类似“概念史”的方法,从一个较新的具体角度对麦茨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价值取得更多的认识。

    日本《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 (法案)立法与启示 
    罗丽
    2011, 18(6):  58-68. 
    摘要 ( 19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日本《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法案)进一步在《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的基础上,就立法目的、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国民的职责、基本原则、重要措施、中长期目标、基本计划、基本政策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日本《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法案)的立法经验,对我国正在着手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在立法模式定位、立法框架与内容定位、与中国现有相关立法关系定位以及基本制度与措施的定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我国原子能立法之思考 
    彭峰
    2011, 18(6):  69-83. 
    摘要 ( 1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全球核能界开始新一轮反思,国际社会出现了“弃核”和“保核”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以德国为代表,后者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化能源,考虑到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较低的现状,发展核电的方向不应改变。基于对美国、法国、日本原子能立法现状的分析和比较,为保障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原子能法》的起草应定位为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安全第一,经济性、市场化推动并重,并应进一步理清核能监管体制、建立核污染保险制度。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① ——兼答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质疑
    陈尚君
    2011, 18(6):  84-98. 
    摘要 ( 1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与汪涌豪教授1994年提出《二十四诗品》伪书说,至今已经十多年。学者补充了许多新的证据,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后者尤以祖保泉、张少康、王步高三教授之论述为详,然而其“(伪书说)主要证据已被否定”之论,并无有力证据支持。本文详尽罗列三家的主要依据,并就张少康《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所陈八条观点,逐一申述我见,认为“八条”都不能成立。又对苏轼“二十四韵”一段话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并罗列宋元人对苏轼这段话的申述,以明苏轼语与司空图无涉。此外,对《二十四诗品》里唐以后的痕迹作了考释,并对唐宋文献的传布规则,从学理上作了适当的说明。本文结论是:从目前来看,《二十四诗品》的问世时间,还没有突破十四世纪初(即西元1300年)的上限。  

    论文
    论南宋台州地域文化传统的重建
    杨万里
    2011, 18(6):  99-108. 
    摘要 ( 16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东晋至北宋,台州一直以“仙源佛窟”著称,地域文化主流是佛道二教。台州山水成为文学家笔下常见的题材,神仙人物、灵异古迹、紫烟青藤、寺庙宫观、奇峰异岭,往往是唐宋士人“天台想象”的核心。自北宋中后期起,儒学(主要是胡瑗春秋学)开始在台州传播;南渡后,大批北方士大夫流寓台州,他们在此地兴学校、建乡祠、整理乡邦文献、与当地学者切磋学术,诗歌唱和,将儒学(主要是二程理学)带到台州。由此,台州地域文化由“仙佛之国”向“海滨邹鲁”转变。
     

    沈曾植与佛教
    张煜
    2011, 18(6):  109-117. 
    摘要 ( 1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本文以晚清民国同光体浙派代表诗人沈曾植为中心,研究其学术、文学、出处与佛教之关系。佛教、儒学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都面临着现代化的压力。沈曾植其实有意通过佛教来融合当时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事实上,他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在义理方面,他主张儒释合一,并且对佛教内部各宗派平等对待,开日后太虚法师判教之先声。在考据方面,他对于禅宗史的考订,远早于日后的胡适。在文学方面,他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佛典,继承发展了自朱彝尊、钱载以来浙派诗人好用奇字僻典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述评
    妙应时变:危机交织下 近代上海甬商的应对与抗争
    李瑊
    2011, 18(6):  118-127. 
    摘要 ( 1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近代上海,宁波籍工商业者以其特定的社会构成、群体特征,成为沪上经济领域中不可小觑的强势集团。20世纪30年代前后,尽管上海社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困境,但甬籍工商业者在“希望与绝望并存,成功与失败交替”的境遇中,妙应时变,发挥所长,在工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此际上海“危机之中却显繁荣”的矛盾景象,既映照出近现代上海异质多元的社会特点,亦是中国“循常—超越”时代征候的显现。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晚清东南督抚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 ——以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为中心
    彭淑庆 孟英莲
    2011, 18(6):  128-140. 
    摘要 ( 1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义和团运动渐趋高潮时,坐镇南方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在中外几种政治势力的怂恿下,因不满清廷的政策而各自萌发了“独立”、“自治”想法,但他们随着时局变化很快又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全力经营“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时期的“独立”、“自治”思想,因其所处的特殊政治形势而凸显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离心力,尽管其中偶尔迸发出一丝“革命”火花,但终未能突破晚清地方自治思潮的政治界限。它实质上是晚清地方自治思潮的延续和发展,反映了晚清中央政权所面临的深重政治危机。换言之,晚清地方自治思潮的持续发展和以地缘情结为基础的“省界”(区域)观念的不断深化是东南互保形成的重要思想诱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