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加兴, 陈为刚, 杨晋生.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实现[J]. 应用科学学报, 2018, 36(6): 894-903. |
[2] |
于华东, 欧清海, 张喆, 王云棣, 吴庆, 赵宏昊, 卢毅. 智能电表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天线方向性[J]. 应用科学学报, 2017, 35(1): 11-20. |
[3] |
杨琼, 张怡, 唐成凯, 何伟. GPS空时自适应滤波矩阵重构抗干扰算法[J]. 应用科学学报, 2016, 34(4): 380-386. |
[4] |
薛翠薇, 朱秋明, 陈小敏, 廖志忠, 刘星麟. 天线物理特性对MIMO信道空域相关性的影响[J]. 应用科学学报, 2016, 34(3): 251-262. |
[5] |
秦威, 徐家品, 李桃. 双向跳空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方案[J]. 应用科学学报, 2016, 34(3): 263-274. |
[6] |
邵静珠, 董育宁. 基于智能天线的一种自适应小基站架构[J]. 应用科学学报, 2015, 33(4): 351-366. |
[7] |
李默1, 黄胜波1, 赵亮2. 定向天线Ad Hoc 网络中的一种MAC 层广播机制[J]. 应用科学学报, 2015, 33(3): 262-273. |
[8] |
陈学强, 王成华, 张小飞, 陈晓明, 朱秋明. 多天线深空中继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和信道容量[J]. 应用科学学报, 2014, 32(6): 551-558. |
[9] |
于涛, 尹成友, 刘海义. 探针馈电的分层球状微带天线矩量法分析[J]. 应用科学学报, 2013, 31(5): 544-550. |
[10] |
张树银, 郭英, 齐子森, 苏令华. 共形阵列LFM信号DOA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J]. 应用科学学报, 2013, 31(3): 252-258. |
[11] |
邓春健1, 王旭智2, 罗仁泽3, 邓生华1. RET天线扫描码构造方法及防碰撞算法[J]. 应用科学学报, 2012, 30(6): 655-660. |
[12] |
胡伟, 张建华, 戚林, 胡风革. 结合IQGA和最佳一致逼近优化设计的双阻带UWB天线[J]. 应用科学学报, 2011, 29(6): 637-643. |
[13] |
洪涛, 宋茂忠, 刘渝. 切换天线发射的低截获率通信信号物理层安全传输[J]. 应用科学学报, 2011, 29(4): 368-373. |
[14] |
丁德强, 柯熙政, 李建勋. 室内可见光通信多阵元发射天线优化设计[J]. 应用科学学报, 2011, 29(3): 238-242. |
[15] |
祝善虎, 李荣冰, 刘建业, 文立. 阵列天线空时GPS中频信号建模与仿真[J]. 应用科学学报, 2010, 28(5): 513-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