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7-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基于PDE演化的视频图像序列超分辨率重建
韩玉兵, 吴乐南
2005, 23(4): 331-335.
摘要
(
387
)
PDF
(255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加权最小二乘的基础上,结合PDE正则化,提出了一种视频图像序列超分辨率重建的自适应滤波方法.详细讨论了运动补偿矩阵和权值矩阵的构成和性质,推导并给出了滤波器的递推公式.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的重建结果相当有效,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水声通信网中基于能量平衡的动态路由控制
张宏滔, 姜卫东, 童峰, 陆佶人
2005, 23(4): 336-340.
摘要
(
347
)
PDF
(226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中一些中继节点因过分使用而过早耗尽能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路由控制新方法.通过周期性预测出节点的信息产生率,并根据节点当前剩余能量,估计出采用不同路由时节点的生命值.以网络节点的最小生命值为目标函数,借助遗传算法周期性搜索出与最大目标函数值对应的路由,这样的路由就是能平衡各节点能量的最佳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避免生命值较小的节点承担过分的中继任务,延长节点生命.
抗MP3编码的音频水印频域嵌入方案
刘伟, 王朔中, 张新鹏
2005, 23(4): 341-344.
摘要
(
342
)
PDF
(274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MP3编码中所应用的心理声学模型和感知熵(PE),对音频信号中PE值大于1 800的帧进行数字水印嵌入.嵌入在频域中进行,通过叠加一个加权的随机复序列嵌入水印信息.在接收端,采用频域相关法能可靠提取嵌入数据,仅用到少量系统参数而不需要原始信号.实验表明该水印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对于MP3编码表现出优良的稳健性.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分类器及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贺云辉, 赵力, 邹采荣
2005, 23(4): 345-349.
摘要
(
390
)
PDF
(237KB) (
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利用一个人脸样本的奇异值分解构造其所在类别分类器的方法,解决了人脸识别中训练样本少的问题,并给出了利用错归样本更新分类器的方法.实验表明每类仅有一个训练样本就可以得到满意的识别率,并且仅利用一个错归样本更新分类器还可以使识别率进一步提高.
基于软干扰消除的MIMO-OFDM系统迭代检测算法
侯永民, 戎蒙恬
2005, 23(4): 350-354.
摘要
(
454
)
PDF
(220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颖MIMO-OFDM系统的迭代检测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系统提供的频率和空间分集.通过在迭代处理中使用外部信息来利用由rich-scattering环境所提供的空间频率分集,来获得理想的系统容量.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又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干扰消除的检测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接收机方案获得了很好的性能.
基于最小速率的MIMO多接入信道容量和最优功率分配策略
潘成康, 蔡跃明, 徐友云
2005, 23(4): 355-358.
摘要
(
413
)
PDF
(259KB) (
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平均功率受限条件下,基于最小速率约束的MIMO多接入信道容量域,并给出了最优功率分配策略.策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分配给每个用户所有信道状态下,保证最小速率的最小功率;第二步采用多级注水分配剩余功率最大化遍历容量.分析表明顺序译码是获取容量的有效手段,数值结果显示出,策略在满足最小速率约束要求下获得了显著的容量增益,取得了很好的性能折衷.
基于多径时延跟踪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
井雅, 王东明, 陈明, 程时昕
2005, 23(4): 359-363.
摘要
(
430
)
PDF
(258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MIMO-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多径时延跟踪的信道估计算法,并分析了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和计算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通过对多径的跟踪降低了需要估计参数的维数,从而提高了信道估计的性能,并且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面向性能优化的片上存储器容量定制策略
浦汉来, 凌明
2005, 23(4): 364-369.
摘要
(
364
)
PDF
(279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SoC片上存储器容量定制策略.通过分析程序中频繁使用的指令块和数据块,建立片上存储器容量和程序性能之间的关系,然后计算出针对该程序性能的片上存储器最佳容量,并预知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容量一般不超过程序大小的4%,且程序性能提高显著,平均达到一倍.
四元分组测量模型:一种测量网络瓶颈带宽的新机制
朱林, 赵金
2005, 23(4): 370-374.
摘要
(
435
)
PDF
(215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分组对测量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四元分组测量模型.该模型利用一个测量四元组内两个分组对的差值关系,抵消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测量分组长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实测和ns-2仿真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强的稳健性.
基于遗传算法和覆盖率驱动的功能验证向量自动生成算法
罗春, 杨军, 凌明
2005, 23(4): 375-379.
摘要
(
466
)
PDF
(237KB)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覆盖率驱动的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代码功能验证向量自动生成算法.其特点是自动反馈覆盖率信息,构成一个闭环系统;用遗传算法动态分析覆盖率信息,自动生成针对性更强的验证向量.在SoC(syetem on chip)的模块验证中采用了该方法来自动生成验证向量;与受限随机生成方法相比,能快速达到覆盖率目标,缩短验证周期.
小尺寸功率VDMOS晶体管中准饱和效应的研究
张珺, 程东方, 徐志平
2005, 23(4): 380-383.
摘要
(
461
)
PDF
(232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功率VDMOS晶体管在小尺寸时准饱和效应的成因,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证明和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晶体管导通状态下,由于寄生JFET电阻
R
j
和MOS沟道电阻
R
ch
的分压作用,致使在MOS沟道内载流子漂移速度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而在寄生JFET沟道中载流子漂移速度由不饱和变为饱和,造成器件在高栅源电压
V
GS
时,器件漏端电流I
DS
大小与栅源电压
V
GS
无关,从而形成准饱和效应.
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全息重建和预测理论
李卫兵, 陈剑, 毕传兴, 陈心昭
2005, 23(4): 384-388.
摘要
(
375
)
PDF
(248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在边界结点法向方向上,背离分析域一定距离处构造虚构点源;用虚构点源在边界结点、全息测量点、重建点和预测点处产生的特解,形成满足系统方程的特解矩阵,来计算散射场声学量之间的传递矩阵;建立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重建和预测理论模型.该方法避开了基于边界元法的声全息重建和预测模型中的变量插值、数值积分和奇异积分的处理,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计算稳定性好等优点.
脉动流条件下涡街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
黄云志, 徐科军
2005, 23(4): 389-392.
摘要
(
347
)
PDF
(170KB) (
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脉动流条件下涡街信号的模型,提出频率测量的新方法.利用基于ⅡR滤波器组的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二进制分解.根据实时性要求,提出基于ⅡR滤波器组的递归小波分解算法.对分解后的涡街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估计出瞬时频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实时性好,可以准确反映脉动流条件下涡街信号的频率特征.
多维数据集的一种高效层次聚集存储结构
杨科华, 胡孔法, 董逸生
2005, 23(4): 393-398.
摘要
(
403
)
PDF
(286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多维数据集模式中维的层次性提出了层次式B
+
树(hierarchical B
+
tree,HB
+
tree)与层次聚集CUBE (hierarchical cluster CUBE,HCDC)的概念,并应用于多维数据集数据的保存与查询中.利用保存的层次信息,对多维数据集查询与更新效率进行了优化,且支持多维数据上的上钻、下钻、旋转操作,且层次存储结构也使得多维数据集模式更新操作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PBC:一种基于路径的XML文档聚类方法
梁作鹏, 业宁, 董逸生
2005, 23(4): 399-403.
摘要
(
344
)
PDF
(234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的XML文档结构聚类方法(PBC).与其他方法直接计算XML文档结构距离不同,该方法通过对文档包含的路径聚类,间接完成文档的聚类.首先,包含某一路径的文档集合形成初始类,并用该路径作为初始类的标识.然后,用层次聚类方法根据设定的标准,合并初始类,直至结束.类的标识信息是类中文档包含的路径,结果直观,容易理解.算法的复杂度是
O
(
n
),其中
n
是文档的大小.相关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但能保证聚类结果准确,而且能大幅度提高计算的速度.
一种基于C-T空间数字势场的机器人避碰规划方法
王从庆, 赵长军
2005, 23(4): 404-407.
摘要
(
353
)
PDF
(198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C-T(configuration-time)空间数字势场的机器人避碰路径规划方法,通过构造一种栅格化的CT空间数字势场,根据数字势场中的排斥势和吸引势,利用C-T空间离散路径点的插值方法,实现机器人对运动障碍物的避碰.通过一个2连杆机器人臂的避碰仿真实验研究,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避免了一般避碰算法的大量C空间显式计算,能够适用于机器人的动态环境路径规划.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灰色关联决策方法
罗党, 刘思峰
2005, 23(4): 408-412.
摘要
(
316
)
PDF
(224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分析技巧和熵极大化准则,对不完备信息系统下灰色关联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将经典灰色关联决策由清晰数的情况推广到了区间灰数的情况.其次研究了方案目标值有空缺的情况,给出了填补空缺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建立了基于满意度水平下的灰色区间关联算法.给出的算法使决策方法更具柔性,决策结果更加贴近于实际.
一类Positone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苏晓红, 郑连存, 张欣欣
2005, 23(4): 413-416.
摘要
(
308
)
PDF
(176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一类具有奇性Positone边界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非线性二择一不动点定理建立了问题正解的3个存在性原则.
基于模糊图论的生产物流系统建模研究
吴义生, 龙文, 李祥全, 王宁生
2005, 23(4): 417-419.
摘要
(
331
)
PDF
(150KB) (
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模糊图论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生产物流系统的建模新方法.结合实例,建立了生产物流系统的多重有向模糊图和广义模糊矩阵模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直观和定量地描述生产物流系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汽车设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吴宝贵, 黄洪钟, 原薇
2005, 23(4): 420-423.
摘要
(
406
)
PDF
(188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汽车设计涉及多个学科专业领域的特点,对照传统的常规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来设计汽车这一新思想,并对汽车多学科设计优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
稳态非均匀温度场中孔型零件变形研究
罗哉, 费业泰, 苗恩铭
2005, 23(4): 424-427.
摘要
(
355
)
PDF
(182KB)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处于稳态非均匀温度场时,孔型零件热变形要考虑热应力产生的形变对其变形量的影响.用热弹性力学的方法推导了由热应力和自然膨胀所产生的孔型零件在稳态非均匀温度场中的热变形公式,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公式的实用性.
研究简报
ADI-FDTD在三维散射计算中的应用
王禹, 袁乃昌
2005, 23(4): 428-431.
摘要
(
416
)
PDF
(180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交替方向隐式(ADI)技术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一种非条件稳定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时间步长不受Courant稳定条件限制,而由数值色散误差决定.与传统的FDTD相比,ADI-FDTD增大了时间步长,缩短了总的计算时间.文中将该方法用于计算自由空间中三维目标的散射,给出了激励源以及总散场连接边界的设置.并将计算结果与FDTD结果对比,在具有同等精度的情况下,ADI-FDTD可大幅减少计算时间.
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判定准则
朱伟, 杨晓松
2005, 23(4): 432-434.
摘要
(
542
)
PDF
(135KB)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对不可约矩阵
A
的模等于谱半径的特征值的分布情况给出了说明,用其证明文献[2]中定理2将变得十分简单,然后给出了系统(1)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基于裸眼立体显示的视频变换技术研究
梁发云, 邓善熙, 杨永跃
2005, 23(4): 435-437.
摘要
(
360
)
PDF
(151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裸眼立体显示图像和视频等数据源,要满足规定的格式才可以与特定的立体显示器相匹配.为了兼容传统的立体显示数据源格式,并立足于裸眼立体显示的要求,就新研制的裸眼液晶立体显示器提出了对数据格式的要求及其转换算法.
热轧车轮测量中的热光学误差分析
杨永跃, 邓善熙, 洪占勇
2005, 23(4): 438-440.
摘要
(
342
)
PDF
(158KB) (
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量热轧火车轮时,由于周围空气温度场的不均匀,导致空气折射率的不均匀分布,使得光线发生弯曲,从而给测量带来误差.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热轧车轮周围空气温度场,计算得到相应测位空气折射率的线形分布规律.根据测量光线的弯曲偏移量和偏移方向,合理安排测量工位,避免了光线弯曲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