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3-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一种串行的有限域平方和算法及其VLSI结构
袁丹寿, 戎蒙恬, 李新天
2006, 24(2): 111-114.
摘要
(
396
)
PDF
(186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迭代的有限域平方和算法,每次迭代完成一次比特乘法和模不可约多项式
F
(
x
)运算.基于此算法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串行电路结构.它的面积复杂度和吞吐量分别为
O
(
m
)和1/
m
.与一些已提出的平方和电路结构相比,该结构具有低面积复杂度.它适合具有小面积要求的VLSI设计.此结构可用来计算指数和平方运算.
应用TeX控制功能和图像检测的文本密写
陈超, 王朔中, 张新鹏
2006, 24(2): 115-119.
摘要
(
429
)
PDF
(261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利用排版工具TeX在文本文件中实现密写的方法。该方法属于“文本-图像”方式,在TeX源文件中修改TeX命令,对一部分单词间空格进行微小的改变,从而将数据嵌入。经编译和转换,生成含隐蔽信息的pdf文件在互联网上传输。隐蔽信息的提取在图像域中进行,根据水平和垂直投影分别检测文字的行和单词之间的空格,恢复出原嵌入数据。密写的安全性取决于从图像中准确检测空格微小差异的能力、文本文件相对于嵌入数据量的大小、采用的加密和编码技术等因素。
SINS/北斗/星敏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华冰, 刘建业, 熊智, 祝燕华
2006, 24(2): 120-124.
摘要
(
472
)
PDF
(230KB) (
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星敏感器共同运用到组合导航中,以无反馈模式的联邦滤波器为基础,构建了SINS/北斗/星敏感器组合导航系统.根据北斗和星敏感器的特点,分析了系统产生量测延时和异步的原因,并对系统的量测延时和异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仿真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容错性能.为北斗定位系统在国防上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故障检测的可靠性描述及传感器分布优化算法
杨帆, 萧德云
2006, 24(2): 125-130.
摘要
(
418
)
PDF
(303KB) (
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利用概率SDG模型来描述大规模复杂系统故障检测的可靠性问题,并针对系统中每种传感器的不同故障概率,分析传感器的选择和分布对故障检测可靠性的影响.系统发生故障时,变量值的偏差可被传感器检测到,但由于传感器本身的故障及其分布不同,系统故障有可能被漏检或错检,直接影响系统故障检测的可靠性.本文在概率SDG模型的描述方法下给出故障检测的可靠性描述,研究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传感器的优化分布及其算法.在此基础上,对65t/h锅炉系统建立了概率SDG模型,并应用了所给的优化算法,确定了系统的传感器优化分布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这样确定的传感器分布对提高故障检测可靠性是有效的.
便携式空中目标仪激光重频的分析
马建伟, 李朋, 盛安冬, 郭治
2006, 24(2): 131-134.
摘要
(
397
)
PDF
(214KB) (
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标仪中激光重频次数的确定问题,对实际航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计算实际航迹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得到航迹的频谱范围,依据Shannon定理初步确定激光重频值.进一步从建立航路的的预测误差要求出发,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假设下,使用该激光重频值,激光测距的预测误差方差能达到工程要求.然后给出该方差和建立航路允许的最大漏测点分布规律的对应关系.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表明,在保证跟踪精度的情况下,该激光重频值将满足回波率的技术指标要求.
小波变换域中图像字符的定位提取方法
张二虎, 张绪进, 张志刚
2006, 24(2): 135-139.
摘要
(
361
)
PDF
(271KB) (
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图像中字符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在小波变换域中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小波变换域中字符的定位提取方法,进一步提出采用自适应动态阈值及结合块间信息提高检测的正确率及增强算法的适应性.所提出的方法对基于JPEG2000、MPEG4等利用小波变换处理的图像中的字符定位,只需要少量的解压缩,可以提高处理的速度;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其在频域中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一种基于KCCA的小样本脸像鉴别方法
贺云辉, 赵力, 邹采荣
2006, 24(2): 140-144.
摘要
(
408
)
PDF
(225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和Fisher线性鉴别分析的等价性,提出了利用核典型相关分析来抽取小样本人脸图像的非线性鉴别特征,并用其进行脸像鉴别.这样得到的非线性特征本质上等价于核Fisher非线性最佳鉴别特征.基于ORL库的实验表明,对小样本人脸图像,KCCA可以得到和广义鉴别分析近似的识别性能,其所得非线性特征明显优于FLDA的线性鉴别特征.
具有灰色预测功能的ad hoc网络稳定路由算法
杨盘隆, 田畅, 倪明放
2006, 24(2): 145-149.
摘要
(
396
)
PDF
(299KB)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灰色理论应用于自组织网络拓扑连接状态预测,提高反应式路由协议(DSR)的预应能力,避免路由信息震荡,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迅速发现失效链路,提高了路由信息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灰色模型的稳定路由协议S-DSR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组网效率更高.
一种新的CMOS模拟单元电路优化设计方法
郑维山, 彭艺频, 张萌, 吴建辉
2006, 24(2): 150-153.
摘要
(
413
)
PDF
(190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CMOS单元电路的参数自动生成和优化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其核心算法是基于小生境的遗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路性能与基于仿真方法相差不大,但是其具有较短运行时间的优势.
缓冲算子及数据融合技术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刘以安, 陈松灿, 张明俊, 马秀芳
2006, 24(2): 154-158.
摘要
(
387
)
PDF
(220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多雷达目标跟踪问题,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缓冲算子引入到多雷达目标跟踪领域,并通过对原始冲击扰动序列的改进来弱化其随机性.同时应用数据融合技术,对缓冲算子作用后的随机振荡序列作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雷达系统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也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DMVR:一种基于Cache的动态物化视图置换算法
张柏礼, 孙志挥, 周晓云, 张净
2006, 24(2): 159-164.
摘要
(
468
)
PDF
(255KB) (
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硬盘cache机制实现的物化视图选择算法具有良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用户查询的变化即时地进行物化视图集的调整,但这类算法都是基于内存机制的简单移植,未考虑物化视图从硬盘回读的代价,在代价模型构建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ache的动态物化视图置换算法DMVR,其具有严格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物化视图的动态选择与调整.同时为了适应系统负荷率较高的情况,又提出了DMVR的改进算法DMVR-IDLE,以保证高频度查询条件下数据仓库对用户查询仍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实验表明DMVR算法与DMVR-IDLE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IEEE802.11a WLAN中DCF性能分析
陈羽中, 杨丙卿, 开彩红, 刘政凯
2006, 24(2): 165-170.
摘要
(
359
)
PDF
(274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入二维马尔科夫模型,对DCF的两种传输方式:基本接入方式和RTS/CTS方式,在IEEE802.11a WLAN中的饱和吞吐量和传输时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低速IEEE802.11WLAN中的情况相反,在IEEE802.11a WLAN中,基本接入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比RTS/CTS方式更有效.
高层多自由度结构作动器优化配置的遗传算法
曹源, 汪凤泉
2006, 24(2): 171-175.
摘要
(
420
)
PDF
(212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层多自由度结构的作动器优化配置问题是主动控制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利用模糊算法,充分使用先验知识,使得作动器优化问题限定在局部范围之内,从而使后续计算变得简单、快速.在优化过程中利用了遗传算法,使得优化的性能得到保证.
IRA码在混合信道上的高斯估计
高宏峰, 许宗泽
2006, 24(2): 176-180.
摘要
(
391
)
PDF
(243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高斯估计方法运用到IRA码在具有加性白色高斯噪声和删除干扰的混合信道上的性能分析中,导出了IRA码在该信道上概率密度进化的递归等式和误码率的解析表达式.根据所得的解析结果,对IRA码在混合信道上的渐进性能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IRA码的优化设计方法.
一类不确定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二次保成本控制
孙文安, 沈连山, 邹开其, 李丕贤
2006, 24(2): 181-186.
摘要
(
365
)
PDF
(244KB) (
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一类具有范数有界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研究了其在任意切换下的二次稳定保成本状态反馈控制律的设计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导出了二次稳定保成本控制律存在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通过MATLAB LMI工具箱求解,适合在工程中使用.最后用数值例子对所得结果加以验证,说明了文中结果的正确性.
基于串匹配的特殊点匹配和自由伪造签名快速排除法
全中华, 黄德双, 张广政
2006, 24(2): 187-192.
摘要
(
384
)
PDF
(282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手写签名认证中,特殊点的抽取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特殊点不仅可以作为签名的一种特征,还可以作为分段、签名对齐的依据.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串匹配的方法对签名的特殊点序列进行匹配,提高了特殊点匹配的精度.同时通过计算特殊点类型所组成的字符串的编辑距离,能够很快地发现与真签名差距较大的自由伪造签名,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
面向功耗优化的片上存储器分配策略
金晶, 浦汉来, 凌明
2006, 24(2): 193-198.
摘要
(
437
)
PDF
(270KB) (
1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考虑程序的数据块、全局变量、指令块,运用ECFG分析程序中对象间关系引发的容量和功耗影响,并考虑由于指令跳转带来的影响,最终结合ILP采用细化后的Knapsack算法,提出一种针对功耗优化的SoC片上存储器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存储子系统功耗可显著降低,一般达50%左右,最大可达95%以上.
用T形天线进行近场辐射源定位的一种新方法
单志勇, 周希朗, 牛家晓
2006, 24(2): 199-202.
摘要
(
388
)
PDF
(181KB) (
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基于T形阵列近场辐射源定位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假定辐射源为远场源,利用两个水平子阵列及近场与远场源的关系确定近场辐射源的距离和入射角,由垂直子阵列确定另一个入射角,再由两个入射角即可确定近场辐射源的仰角与方位角(距离已经确定),得到近场位置坐标;最后在该位置附近采用3D-MUSIC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得到最佳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获得精确定位结果的同时,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的实时性.
密度相关的数据流偏倚抽样
杨宜东, 孙志挥
2006, 24(2): 203-207.
摘要
(
340
)
PDF
(236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数据空间动态网格划分的方法,对数据流空间的数据分布密度情况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偏倚抽样方法.为验证该抽样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到数据流中的聚类挖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多相气体对流扩散与气固反应问题的解析解
徐曾和, 李明春, 田彦文
2006, 24(2): 208-212.
摘要
(
399
)
PDF
(247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填充床中的气固反应
aA
(g)+
bB
(s)=
cC
(g)+
dD
(s).建立了反应气体
A
、产物气体
C
的对流反应扩散方程,并求出解析解.研究表明,颗粒半径对气体浓度和反应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Thiele数来估计;对流对反应气体和气体产物有不同的影响,但对流的本质不变.由于Thiele数与反应器长度的平方成正比,Peclet数与反应器长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反应器长度也是影响反应转化的重要因素;对气体浓度的分布,化学反应的作用比对流大.
聚酰亚胺改性研究中的力学性能测试
董萼良, 康新, 林保平, 何小元, 汪凤泉
2006, 24(2): 213-217.
摘要
(
455
)
PDF
(222KB) (
2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动态力学热分析测试方法,并提出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聚酰亚胺、SiO
2
合成薄膜的力学性能.为了解决数字散斑相关法不能直接测量较大变形的缺陷,还提出了多级相关算法,并利用亚像素搜索和双线性插值作数据处理.同时又给出了用两种测试方法测量的杨氏模量,并作了比较分析.
研究简报
Markov无线信通中FGS的能量有效传输
张颖, 吴彪, 张兆杨, 李志刚
2006, 24(2): 218-220.
摘要
(
287
)
PDF
(137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衰落信道的FGS视频流的能量有效传输方法,在满足失真与延迟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调整比特平面数及数据传输的时隙位置使FGS的传输能量达到最小.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