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3-31
    论文
    用APD法及主动-间隙耦合实现混沌同步
    李国辉, 徐得名, 周世平, 赖建文
    2001, 19(1):  1-4. 
    摘要 ( 317 )   PDF (181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用主动-被动分拆法研究Henon同步,实现了全同参数的同步,可用于保密通信,而对非全同参数出现失同步.由于实际中产生连续作用下的耦合同步并非易事,因此,还实现了对Henon映射非连续作用(间隙耦合)形式下的混沌同步,只要同步相超过作用的临界值,即可实现准确同步.将这两种方法应用到类Henon映射,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基于小波网络的MQAM数字通信自适应均衡器
    章国安, 张小东, 毕光国
    2001, 19(1):  5-9. 
    摘要 ( 322 )   PDF (218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给出了多维小波网络的结构及其随机梯度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小波网络的MQAM数字通信自适应均衡器.仿真结果表明:该均衡器对于MQAM数字信号非线性信道的均衡,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LMS和RLS算法的线性均衡器和基于RLS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且性能稍好于基于BP网络的均衡器.
    圆锥形横电磁波传输室特性的分析
    崔芙蓉, 赖声礼, 季飞, 胡斌杰
    2001, 19(1):  10-13. 
    摘要 ( 302 )   PDF (174KB) ( 1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球坐标系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新型结构的圆锥形横电磁波传输室的场分布和均匀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高阶模对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由此确定了圆锥形横电磁波传输室的上限工作频率范围.所得结果对圆锥形横电磁波传输室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系统试验研究
    傅炜
    2001, 19(1):  14-19. 
    摘要 ( 270 )   PDF (249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系统的构造原理与设计方法.系统可对土地合理利用规划方案进行地学专家级的评价和决策,并对区域综合治理和区划提出几种可行性建议供用户选择.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阐述了流域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知识的表示方法,以及专家系统中知识表示的基本规则和知识库中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此外,还讨论了推理规则的设计原理和推理规则的组织方法及推理算法.
    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全数字接收机设计
    陈寅健, 李荔, 李国通, 梁旭文, 杨根庆
    2001, 19(1):  20-23. 
    摘要 ( 254 )   PDF (183KB)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具有通信速率低、频率偏移大、频率变化快、突发帧短等特点,常规的解调器不能满足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FT频率捕获和非相干检测的DPSK/DQPSK全数字解调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解调器具有频率捕获范围宽、频率捕获时间短等特点,适合在低轨道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场合使用.
    一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及其在TLM法中的应用
    邵振海, 朱辰东, 洪伟, 何立权
    2001, 19(1):  24-28. 
    摘要 ( 288 )   PDF (214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Z变换透射边界条件的统一理论,构成出一种新的能够适用于对称压缩顶点传输线矩阵法的吸收边界条件,并将它应用于导波问题的计算.与Higdon吸收边界条件相比,这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不会产生假模,不需对时间偏移因子作任何修改而且更加精确有效.给出的递推公式可方便地求出不同阶数的吸收边界条件的系数.
    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学习算法及其与一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关系
    史笑兴, 王太君, 何振亚
    2001, 19(1):  29-32. 
    摘要 ( 382 )   PDF (169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和推导了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HMM2)的学习算法,其中包括前向、后向变量的定义与计算,Viter-bi算法,以及Baum-Welch算法.同时还研究了HMM2与一阶隐马尔可夫模型(HMM1)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任给的HMM2,总存在一个HMM1与之等价,提出了HMM2与HMM1的等价性定理,并给出了定理的证明.
    高斯基函数参数自适应信号分解和相应的时频分布
    马世伟, 邓家梅, 曹家麟
    2001, 19(1):  33-36. 
    摘要 ( 454 )   PDF (177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在线性调频高斯基函数上进行信号自适应分解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自适应时频分布.该分布是一种正的时频能量分布,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且无交叉项干扰.基函数集是由单一原型高斯函数通过自适应调节其方差、扫频率、时移和频移来匹配信号的局部时频特征而获得.这些参数和匹配系数中包含了信号的全部信息,可以方便地用于进一步的信号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非线性延迟系统的解耦问题
    伏玉笋, 田作华, 施颂椒
    2001, 19(1):  37-39. 
    摘要 ( 363 )   PDF (131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延迟系统的解耦问题,获得的控制器使输出与延迟状态和扰动解耦,从而为实现各种控制目标的控制器的再设计带来方便.
    爬壁机器人移动机构越障功能研究
    谈士力, 张海洪, 龚振邦
    2001, 19(1):  40-43. 
    摘要 ( 319 )   PDF (171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用于壁面清洗作业爬壁机器人的可越障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该机构保证机器人在保持机体方位不变的前提下,沿壁面任意方向移动或在原地旋转任意角度,同时能跨越存在于机器人运行路径中的障碍.
    欠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存在性神经网络判别
    崇凯, 柯显信
    2001, 19(1):  44-47. 
    摘要 ( 314 )   PDF (168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欠自由度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运动学逆解的存在性问题,提出虚拟关节法,并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区分出可解子空间和不可解子空间,达到了对给定末端位姿可解性的准确判别.
    高效磨削用砂轮地貌的优化设计研究
    傅玉灿, 徐鸿钧
    2001, 19(1):  48-52. 
    摘要 ( 299 )   PDF (206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有关磨削过程建模仿真传统思路的局限性,提出了按照加工要求和用量条件优化设计砂轮地貌和按优化地貌制作砂轮的创新思想.依此思想并按照高效磨削的要求,建立了砂轮地貌的优化模型,所建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在优化地貌的同时也优化了用量条件和磨削过程.以模型优化结果指导磨削加工过程,理论上可确保在不烧伤条件下获得最高的材料去除率指标.作为优化模型的一个实际应用,设计了实验用的超硬磨料开槽砂轮.
    随机位移法在刚架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杨吉新, 陈定方
    2001, 19(1):  53-56. 
    摘要 ( 283 )   PDF (169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一种新的力学分析方法——随机位移法应用到刚架稳定问题的求解,以拓展其应用范围.先将结构离散为一个有限自由度系统;然后根据有限自由度系统平衡稳定性的能量准则和随机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符合能量准则的载荷函数,该函数不为零的最小值即为临界载荷,由此将稳定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多维优化问题;最后应用遗传算法求出相应于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以实际算例为基础,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一种高性能六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设计
    刘正士, 陆益民, 陈晓东, 王国泰, 葛运建
    2001, 19(1):  57-61. 
    摘要 ( 331 )   PDF (209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种空间机器人上使用的六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静、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传感器的弹性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固有振动的频率和振型.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全面分析结构主要参数对传感器的静、动特性的影响.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回归,获得了弹性体性能和其结构尺寸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
    组合曲面NC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
    陈涛, 陈钢, 汤进, 钟毅芳, 周济
    2001, 19(1):  62-65. 
    摘要 ( 374 )   PDF (176KB)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组合曲面NC加工刀具轨迹生成的新算法:将组合曲面进行三角化,并使三角形的顶点沿曲面法矢方向偏置一刀具半径值,依次连接偏置后的三角形各顶点,得偏置的三角形网格.以一组相互平行的平面去截偏置的三角形网格,将交线在截平面上进行调整并消除干涉,即得到组合曲面刀具轨迹.此算法已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挤压流动的研究
    王馨, 王海, 施明恒, 虞维平
    2001, 19(1):  66-69. 
    摘要 ( 363 )   PDF (176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简化的弯通道模型.根据多孔物料的结构和干燥过程的特点,通过实验观测湿分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的迁移行为,着重研究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的挤压流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一恒定温度下,当干燥物料两端的压力差逐渐增大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小且在相同的压力差降下,时间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小.在相同的压力差下,当液体温度升高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随之减小.

    对流干燥过程中物料收缩效应的实验研究
    蔡亮, 虞维平, 施明恒
    2001, 19(1):  70-72. 
    摘要 ( 262 )   PDF (136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一些生物材料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一特性,以市场上新鲜豌豆为研究对象,测得了该物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收缩曲线,引入并求得了体积收缩系数.
    基于残余应力增韧机制的陶瓷材料增强相的极限含量模型及应用
    许崇海, 丁文亮, 黄传真, 邓建新, 艾兴
    2001, 19(1):  73-76. 
    摘要 ( 307 )   PDF (179KB) ( 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残余应力增韧机制,建立了当TP>Tm时陶瓷材料增强相的极限含量模型,并结合SiC/TiB2颗粒复合陶瓷材料进行了验证与应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基体颗粒尺寸与粒径配比时的增强相极限体积含量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于陶瓷材料的组分设计和微观结构设计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Ni3Al(Cr)为基原位复合微晶合金的研究
    林一坚
    2001, 19(1):  77-80. 
    摘要 ( 311 )   PDF (179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将金属间化合物与快速凝固微晶材料的制备工艺结合起来开发新型材料的思路,制备出以Ni3Al(Cr)为基,用M3B2颗粒增强和稳定的,具有均匀亚微米尺度的原位复合微晶合金.该微晶组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经1000℃退火未发生粗化.该微晶合金保持了基体Ni3Al相的高温力学性能,从室温到650℃以上保持HV≈580的高硬度.
    肿瘤热疗过程中数值预报的研究
    黄振侃, 耿美英, 李钦富
    2001, 19(1):  81-84. 
    摘要 ( 296 )   PDF (175KB) ( 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时间序列预报的方法,对肿瘤内部的某点温度变化规律进行预报分析,根据预报的结果来调整辐射源的加热功率及探头与肿瘤接触面的边界温度,控制肿瘤体温度,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二热源制冷机的统一描述
    杨惠山, 严子浚
    2001, 19(1):  85-88. 
    摘要 ( 340 )   PDF (161KB)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对一类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二热源制冷机作统一的描述,导得制冷机的基本优化关系,并讨论了回热损失和回热时间对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可为卡诺制冷机、斯特林制冷机、埃里克森制冷机等一类二热源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等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研究简报
    两种镇定控制器镇定范围的分析
    袁向阳, 施颂椒, Ikeda Masao
    2001, 19(1):  89-91. 
    摘要 ( 385 )   PDF (133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一类工作点可变的单输入输出线性系统,被控系统表达为两个典型工作点上传递函数即正则稳定又既约分解的线性内插.文献[1,2]提出了一种固定型镇定控制器设计方法,文献[3]则提出了一种内插型镇定控制器设计方法,文中从理论上证明了文献[3]中提出的内插型镇定控制器能镇定更大范围的被控对象.
    ZL102铸造铝合金炊具防粘涂层鼓泡原因的研究
    黄须强, 吕朝阳
    2001, 19(1):  92-94. 
    摘要 ( 436 )   PDF (159KB) ( 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ZL102铸造铝合金炊具防粘涂层部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鼓泡的原因.结果表明:产生鼓泡的产品是由于浇注前精炼、变质处理不充分,残留在合金缺陷(如气孔、疏松等)中的杂质,在高温使用过程中,逐渐扩散至表面,在防粘涂层下面产生一定的压力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