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三角网格模型孔洞修补算法研究
张丽艳, 周儒荣, 周来水
2002, 20(3): 221-224.
摘要
(
512
)
PDF
(198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空间多边形孔洞的修补算法.该算法每次寻找三维孔洞多边形中夹角最小的一对邻边,构造新三角片,然后更新孔洞多边形,直到新增三角片完全覆盖了原有的孔洞.算法中还引入了孔洞多边形特征面的概念,将新增三角片投影到孔洞多边形特征面上,对其进行合法性检查.根据此算法可以获得三角片形状较为优化的修补结果,避免了狭长及错误三角片的出现.实践证明该算法是稳定可靠的.
双摄像机三维成像系统参数的标定和优化算法
衡伟
2002, 20(3): 225-229.
摘要
(
386
)
PDF
(204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双摄像机三维视觉系统的成像视觉过程,建立了包括镜头畸变因素在内的成像过程数学模型,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提出了标定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双摄像机系统的成像视觉两个互逆过程,提出了一种标定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案,利用视觉过程所提供的更多信息,从标定的最终目标——提高视觉过程的角度,优化成像过程的模型参数,以更准确地反映视觉系统的信号变换过程,提高三维视觉精度.实验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提高双摄像机成像模型的标定精度及提高三维视觉系统数据的采集精度,并且优化算法迭代收敛速度较快.
一种新的WCDMA下行链路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盛彬, 尤肖虎
2002, 20(3): 230-233.
摘要
(
311
)
PDF
(178KB) (
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FDD)频分多址下行链路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公共导频信道和专用数据信道进行加权的联合信道估计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估计出低速和高速的信道参数,使Rake接收机的性能比传统的只利用公共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方案有了明显的改善.
空时扩频与空时发射分集在cdma2000中的性能比较
邬钢, 程时昕
2002, 20(3): 234-238.
摘要
(
346
)
PDF
(215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行的cdma2000标准将空时扩频作为一种发射分集方案,而另一种WCDMA标准中的发射分集方案选择却是空时发射分集.在cdma2000前向链路中对两种发射分集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中,即使信道估计不理想时,两种方案的误帧率性能都是相同的.但是,空时扩频比空时发射分集处理过程更复杂,且需要更高的峰均比.
大自由距离网格编码的最佳译码和DAPSK的迭代译码
赛和德, 吴乐南
2002, 20(3): 239-245.
摘要
(
372
)
PDF
(305KB) (
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新的接收机结构,用于卷积编码和差分幅度相移键控调制的迭代译码,其性能接近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相干检测.此外,还提出了对于Lin等人的网格编码结构的最佳译码,性能优于其准最佳译码,但译码延时要比传统网格编码调制或卷积码的译码延时长.
基于二次同余映射交织器设计的改进
唐朝京, 刘东华
2002, 20(3): 246-250.
摘要
(
432
)
PDF
(301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分析算术二次同余映射的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交织器的映射关系加以"保奇偶序"限制和移位运算,得到改进的交织映射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交织映射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语音识别中结合进化计算的MMI训练方法
茅晓泉, 胡光锐, 唐斌
2002, 20(3): 251-253.
摘要
(
584
)
PDF
(201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最大互信息(MMI)和进化计算(EC)相结合,引入到HMM的训练中去.各个模型用个体来表示,个体的适应值采用模型的最大互信息.这样借助于演化计算的全局搜索及种群的特点,得到了基于最大互信息估计的HMM模型的更优解.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训练所得的系统识别率高于传统的基于梯度的最大互信息估计方法训练所得的系统.
一种新的二维散射场远区时域信号实时获取方法
许锋, 洪伟
2002, 20(3): 254-257.
摘要
(
331
)
PDF
(226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散射问题时,时域信号的计算是在散射体近区内进行的,计算远区散射场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频域内进行,另一种是在时域内进行.由于二维时域Green函数含有关于时间的积分,因而相对于三维问题,远区时域信号反而更难求解.文中通过把等效激励源位置进行量化,综合排列激励时序,从而把所有激励源关于时间的积分转化为一个矩阵向量乘积运算,大幅度减少了计算时间.同时,采用半解析的方法,精确地算出了其中的反常积分值.最终,实时、快速和精确地获取了二维散射场远区时域信号.
有向图的同构判定算法:出入度序列法
李锋, 商慧亮
2002, 20(3): 258-262.
摘要
(
681
)
PDF
(374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有向图的同构判定新算法:出入度序列法.该算法可应用于许多可用有向图描述的模式识别等实际问题中.
两类基于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的模型降阶方法
汤伟, 施颂椒, 王孟效
2002, 20(3): 263-266.
摘要
(
415
)
PDF
(221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阶跃响应建模法和矩建模法的基本思想,将其应用于模型降阶,分别得到图解降阶法和矩降阶法;通过大量仿真,分析和比较了所得低阶模型的逼近能力.
双通道继电特性及其应用——SISO情形
王学雷, 邵惠鹤
2002, 20(3): 267-271.
摘要
(
392
)
PDF
(208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SISO系统中引入双通道继电特性后的单位反馈闭环系统.基于描述函数法和Nyquist稳定判据给出了该系统极限环振荡的存在条件和稳定条件.建立了极限环振荡信息与前向通道频率特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通道继电反馈方法的两种应用,即提取过程多象限多点频率特性和控制系统操作性能的闭环监测.仿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非线性随机系统解耦问题:微分几何方法
伏玉笋, 田作华, 施颂椒
2002, 20(3): 272-274.
摘要
(
378
)
PDF
(141KB) (
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非线性随机系统的解耦问题.结果表明:非线性随机系统的解耦问题可解,当且仅当与其对应的确定性系统解耦问题可解.由此给出了非线性随机系统解耦问题可解的充要条件.
基于广义满意度原理的多目标优化理论研究
姚新胜, 黄洪钟, 周仲荣, 田志刚, 李海滨
2002, 20(3): 275-281.
摘要
(
410
)
PDF
(282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常规优化理论的不足,阐述了令人满意准则提出的背景,介绍了满意度原理研究的现状.针对目前满意度研究的局限性并且分散等情形,定义了广义满意度等概念,分析了其主要特性,研究了基于广义满意度原理的多目标优化理论,并将其应用到铁路路网运输能力的优化设计中.实例分析表明此原理和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RV12L-6R焊接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研究
刘成良, 张凯, 付庄, 曹其新, 殷跃红
2002, 20(3): 282-286.
摘要
(
426
)
PDF
(223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用Lagrangian方法与递推的Newton-Euler方法相结合求解机器人逆动力学问题,以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结合IVECO汽车横梁的焊接,给出了实用的机器人动力学算法,并对6自由度机器人各关节力矩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关节初始值,有时会出现关节力矩突变,引起系统振动.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选择关节初始值时避开不稳定的情况.
模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研究
王士同, 朱晓铭
2002, 20(3): 287-290.
摘要
(
382
)
PDF
(182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模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研究结果给出了单调连续函数的FBP按序单调特性、连续映射定理以及非函数一致逼近定理,并且说明了FBP虽然能保持连续性映射,但不如原神经网络具有函数逼近能力.
用电光晶体测量超快电磁辐射脉冲的几个问题
姜玉稀, 程东方, 赵冷柱, 李娇
2002, 20(3): 291-295.
摘要
(
363
)
PDF
(213KB) (
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普遍情况下超快电磁辐射脉冲
E
0
(
t
)(THz辐射场)及其电光采样测量值
E
m
(
t
)的函数关系.并对THz辐射场与飞秒(fs)探测光束在同一介质内传播时的群速度失配以及辐射场自身色散效应的影响作了分析.
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对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讨论
周立新, 缪江平, 陈维, 吴宗汉, 孙承休
2002, 20(3): 296-300.
摘要
(
391
)
PDF
(218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从轨道杂化的角度探讨了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成因,结合化学上的计算,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理论解释.
低功耗内建自测试的参数优选
胡晨, 杨军, 史又华
2002, 20(3): 301-304.
摘要
(
295
)
PDF
(171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面向低峰值功耗进行BIST参数优化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种子选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并在保证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峰值功耗有明显降低.
细陶瓷棒的脉冲热流波动传播行为
胡学功, 刘登瀛, 周定伟
2002, 20(3): 305-308.
摘要
(
347
)
PDF
(187KB)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脉冲激光模拟微小圆柱陶瓷棒的脉冲内热源情形,实验研究了脉冲内热源对圆柱陶瓷端面温度场变化施加的影响.实验发现,陶瓷棒端面存在温度波动等非傅里叶导热现象.并且用存在内热源项的双曲导热控制方程和热量波动传播理论解释并定性地模拟了这种非傅里叶导热过程,得到了热流波动传播的实验证据.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弛豫时间τ对微小空间尺度下非均质材料的急速传热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用于铸铁力学性能快速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
夏善木, 李大勇
2002, 20(3): 309-312.
摘要
(
296
)
PDF
(175KB) (
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铸铁力学性能预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利用Matlab建立了一个基于热分析的预测网络,同时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方法以提高网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准确快速地预测铸铁力学性能.
用于钢水连续测温的金属陶瓷热电偶实验研究
王雪松, 王建军, 周俐
2002, 20(3): 313-315.
摘要
(
363
)
PDF
(138KB) (
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陶瓷棒作为测温热电偶,置于钢液中进行连续测温,实验证明是可行的.组成新型热电偶的金属陶瓷棒耐钢渣侵蚀性好、输出热电动势值较大,在金属熔化温度范围内其热电动势与温度的线性关系明显.
模糊可靠性理论在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董玉革, 陈心昭, 赵显德, 权钟完
2002, 20(3): 316-320.
摘要
(
367
)
PDF
(207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机构运动模糊可靠性分析的普通方法,给出了将模糊可靠性问题转化为一般所指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机构运动的模糊可靠性的方法,最后说明了以上方法在曲柄滑块机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充填仿真
周华民, 张宜生, 李德群
2002, 20(3): 321-325.
摘要
(
266
)
PDF
(225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特点,建立了其充填模拟的数学模型.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气体穿透界面的求解,首次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模型.初步的模拟计算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扩频码双级快速捕获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王家勇, 陈寅健, 梁旭文, 杨根庆
2002, 20(3): 326-330.
摘要
(
336
)
PDF
(222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伪随机码双级快速捕获系统.前级捕获机构采用匹配滤波器,通过1bit量化解决常规匹配滤波器硬件复杂、功耗大的问题;后级捕获采用相关器组,长相关积分时间以减少虚警概率,相关器组由多个独立的相关器组成,目的是减少后级相关器的阻塞概率.基于通信网络中的排队论,研究该双级捕获系统的捕获性能,优化系统结构参数.最后给出了捕获系统性能结果.该捕获系统适用于移动卫星突发扩频通信中.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