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4-12-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一种改进的WLAN/WPAN中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
许国军, 沈连丰
2004, 22(4): 423-427.
摘要
(
355
)
PDF
(204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它适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分配过程的描述,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以HIPERLAN/2标准为例进行了自适应随机接入预测分配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固定RCH数的方法及已有文献的方法相比,其随机信道的接入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减少了碰撞次数,有效地利用了无线资源,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M
元双正交码扩频多载波CDMA系统
徐信, 蔡跃明, 白宾峰, 程云鹏
2004, 22(4): 428-432.
摘要
(
381
)
PDF
(219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高速
M
元双正交码扩频多载波CDMA系统.该系统使用正交BPSK调制和双正交扩频码携带信息,通过信道估计消除了多径衰落产生的相位模糊,避免了单/双正交扩频码识别问题.文中使用了改进的子空间跟踪信道估计算法,并仿真了不同信道估计方法、合并方法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基于高斯相似度分析的最大后验非线性变换HMM自适应算法
刘海滨, 吴镇扬, 赵力, 曾毓敏
2004, 22(4): 433-437.
摘要
(
398
)
PDF
(222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训练环境和识别环境的失配,识别系统的性能会严重下降,为此提出了基于高斯相似度分析的最大后验概率非线性变换的环境自适应算法,它可以减小由于环境的失配所引起的系统性能的下降.在该算法中,首先将HMM模型中的高斯分量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建立二叉树,然后根据数据自适应调整变换类数,在每一类内利用分段线性回归近似非线性变换将训练环境下的HMM变换到识别环境,减小环境的失配,变换参数的估计采用了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数字语音识别实验证明:该环境自适应算法的识别性能优于带有高斯相似度分析的MLST、MAPLR和MLLR等算法.
CDMA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分析模型
张源, 毕光国
2004, 22(4): 438-442.
摘要
(
361
)
PDF
(207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大多数MAC协议(如CDMA/PRMA和CDMA/NC-PRMA等)都是PRMA协议的CDMA版本,以动态预约机制为主要特征,其性能曲线一般通过仿真获得.该文研究支持语音和数据两类业务的包交换多码CD-MA系统,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其性能.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分析
华惊宇, 马章勇, 孟庆民, 尤肖虎
2004, 22(4): 443-448.
摘要
(
536
)
PDF
(258KB) (
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有效到达径上信道估计值包络的电平通过率,估计出时变多径信道的多普勒频偏,并分析了影响该频偏估计的几个系统参数,得到了合适的系统参数选取原则.同时在理论上分析了噪声环境下电平通过率的估计偏移,提出了修正方法,使得通信系统在各种移动速度和信噪比下都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小规模传统电信业务接入因特网的等待时间评估
张磊, 沈连丰
2004, 22(4): 449-452.
摘要
(
324
)
PDF
(174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小规模传统话音业务接入因特网时每个业务流可能需要承受的最大排队时延.通过网络仿真以及有关理论分析,给出了完全一致的结论.该结论可以广泛用于评估各种传统固定速率业务接入因特网时的排队时延.
基于训练序列的发射分集OFDM系统的子空间跟踪信道估计
徐信, 蔡跃明, 徐友云
2004, 22(4): 453-458.
摘要
(
383
)
PDF
(258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于训练序列的发射分集OFDM系统提出了两种信道响应的时延子空间和幅度跟踪信道估计方法:第一种方法直接对信道的时域冲激响应进行跟踪;第二种方法对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进行跟踪,进一步提高了信道估计性能.结合维纳内插滤波技术对两发一收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分集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信道估计结果进行子空间跟踪,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
一种考虑节点失效的通信网终端对可靠性改进算法
陈勇, 胡爱群, 钟子果, 王兴建
2004, 22(4): 459-462.
摘要
(
297
)
PDF
(176KB) (
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改变网络模型的表示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失效的通信网终端对可靠性改进算法.同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文献[5]中的两个错误.
软件无线电卫星便携地面站中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漆庄平, 李国通, 杨根庆
2004, 22(4): 463-466.
摘要
(
456
)
PDF
(170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理想的软件无线电需要高效且高速的数字下变频器.通常数字下变频采用查找表方法实现,即输入信号的采样乘上一个预先存储在ROM中的正弦余弦函数值.为了得到高精度,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查找表,这就意味着占用芯片面积大、功耗大、工作速度低和增加成本.文中描述了一个基于CORDIC算法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它能大幅度地减少查找表的大小,从而达到高精度的要求.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便携式测控站
史清, 李国通, 梁旭文, 杨根庆
2004, 22(4): 467-470.
摘要
(
470
)
PDF
(169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的"创新一号"通信小卫星便携式测控站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可编程器件的重配置,便携式测控站可分别实现对窄带遥测数据的接收、扩频通信数据的接收或三路数据流(遥控、遥测、通信)的发射.
双层分形微带贴片天线
汪伟, 钟顺时
2004, 22(4): 471-474.
摘要
(
398
)
PDF
(171KB)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一种双层分形微带贴片天线,天线的馈电元和寄生元都进行了Minkowski分形处理,研究了单元分形迭代次数和凹入宽度(indentationwidth)对天线谐振频率的影响.加工并测试了试验天线,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新设计比常规矩形贴片天线尺寸小,并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和二维对称性,适合于双极化天线应用.
一种基于蓝牙射频电路可测性设计的8位逐次逼近型ADC
陈坚, 洪志良
2004, 22(4): 475-478.
摘要
(
417
)
PDF
(182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一种基于蓝牙射频电路可测性设计的8位逐次逼近型ADC.该电路的核心由采用rail-to-rail输入的比较器和R-2R网络结构的DAC组成.针对可测性设计的要求,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功耗低,芯片面积小.同时也提出,基于该ADC的一种适合于蓝牙射频电路的测试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对蓝牙射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进行监控和测试.芯片采用TSMC的0.35
μ
m标准CMOS工艺制造,面积仅为0.15mm2.测试结果显示,在3.3V工作电压下,分辨率可达7位,且在高频工作环境下表现出很好的抗干扰特性.
材料部分涂覆导体目标RCS计算的数值处理及AWE快速估计
刘学观, 郭辉萍, 殷红成, 张向阳, 黄培康
2004, 22(4): 479-482.
摘要
(
417
)
PDF
(180KB) (
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电场积分方程出发,以三角屋顶(RWG)函数为基函数导出了任意均匀各向同性材料部分涂覆导体目标矩量解的表达式,给出了矩阵元素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数值计算中应作的特殊处理,得到了材料涂覆导体目标RCS的一般计算公式,并利用渐近波形估计(AWE)技术实现了材料部分涂覆导体目标电磁散射的宽频快速估计,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
红外图像去噪中形态学结构元素的选取
游安清, 程义民, 赵平, 郭从良
2004, 22(4): 483-486.
摘要
(
416
)
PDF
(181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形态学滤波算子作用于红外图像,去除其中的噪声.用生长四叉树的方法获取图像中的信号尺度分布,建立尺度直方图,并据以确定形态滤波运算所要用的结构元素的最佳尺寸,从而为基于形态学的红外图像处理中结构元素的选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方法.
一种基于肤色和模板梯度的人脸检测方法
何良华, 邹采荣, 赵力
2004, 22(4): 487-492.
摘要
(
359
)
PDF
(275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和模板梯度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肤色信息找到人脸的大致位置,再利用主分量分析提取出公共脸并以此作为匹配模板,最终采用二阶梯度法作为判别准则.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明显地提高检测速度,检测率比一般的模板法有较大地提高.
一种通用的参数自调节模糊控制器
胡慧琴, 李少远
2004, 22(4): 493-497.
摘要
(
375
)
PDF
(201KB) (
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实际工业过程对鲁棒性的要求,针对工业过程可以由二阶加时延模型近似表示的特点,基于偏差继电实验辨识的系统模型,设计了二阶通用参数自调节模糊控制器,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模糊PID的无人直升机解耦控制研究
曾丽兰, 王道波, 樊春霞
2004, 22(4): 498-502.
摘要
(
498
)
PDF
(210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具有非线性强、多变量耦合的无人直升机,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PID控制方法,应用于姿态解耦,并且运用混沌优化理论对控制参数进行寻优.经仿真表明,这种方法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易于工程实现.
粗糙集的两种新型算子及其Boolean代数性质
张化光, 梁洪力
2004, 22(4): 503-508.
摘要
(
406
)
PDF
(248KB)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定义两种新型算子并讨论基于这两种新型算子的粗糙集的代数性质.基于这两种算子建立了粗糙集的并、交、补运算,并证明在此定义下的粗糙集补集为Boolean补.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报模型与应用
薛立华, 黄洪钟, 时章明
2004, 22(4): 509-512.
摘要
(
373
)
PDF
(188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研究铜锍吹炼实际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两种结构不同的BP神经网络与经验估算方法,建立了铜锍吹炼造铜期终点的组合预报模型;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进行模糊确定.经实践证明,预报结果具有较高精度,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基于功率谱小波分解的神经网络钻头磨损监测
郑建明, 李言, 肖继明, 洪伟
2004, 22(4): 513-517.
摘要
(
318
)
PDF
(220KB) (
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钻削过程中,钻削力功率谱与钻头磨损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被广泛用于钻头磨损监测,但是关于功率谱特征的提取和识别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文中采用小波变换对功率谱进行多层分解,提取低频分解系数作为功率谱的包络信息,从而实现对功率谱特征的提取和压缩,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功率谱小波低频分解系数进行融合,实现钻削过程钻头磨损状态的智能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功率谱特征提取,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推广能力.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设计过程建模研究
张东民, 廖文和, 罗衍领
2004, 22(4): 518-522.
摘要
(
499
)
PDF
(216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建立设计开发活动的矩阵表示(设计结构矩阵),给出了设计结构矩阵的具体实现方法;实现耦合活动集的代数方法识别,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开发活动优化重组,包括活动分解和耦合活动集的解耦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建模方法的实用性.
耦合相图计算的凝固过程显微偏析形成数值模拟
刘永刚, 陈光, 孙瑜, 孙国雄
2004, 22(4): 523-527.
摘要
(
311
)
PDF
(221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耦合热力学相图计算的显微偏析宏、微观模型并论述了其主要数值方法,以水冷铜型内冷却的Al-4.5%Cu合金铸锭为例仿真了其凝固过程中显微偏析的形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获得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用于室温样品的扫描SQUID显微镜的研制
丁红胜, 何豫生, 张峰会, 韩士吉, 董世迎, 陈赓华, 于洪伟
2004, 22(4): 528-532.
摘要
(
364
)
PDF
(260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成功制备了用于室温样品磁测量的扫描SQUID显微镜.SQUID利用YBCO薄膜制成,并安装在双层杜瓦内胆的底部冷指端.为了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杜瓦设计了特殊的微调装置和白宝石窗口.该显微镜可在无屏蔽环境中工作,其磁场灵敏度约为46pT/Hz
1/2
,空间分辨率优于500
μ
m.利用该显微镜成功实现了室温样品的弱磁测量,并进行了无损检测的应用研究.
多种不可逆性对热变换器热经济性能的影响
吴素枝, 潘玉灼, 林比宏, 林国星, 陈金灿
2004, 22(4): 533-537.
摘要
(
373
)
PDF
(216KB) (
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一类不可逆三热源热变换器的循环模型,提出以每单位成本的泵热率作为热经济学目标函数,优化热变换器的各种性能参数.分析内不可逆性、热漏和经济参数对热变换器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解计算热经济学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所对应的各种性能参数.
寿命可交换的
n
中取
m
串连续
k
失效的系统
汤胜道, 汪凤泉
2004, 22(4): 538-541.
摘要
(
328
)
PDF
(166KB)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计算某些特殊工业系统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寿命可交换的
n
中取
m
串连续
k
失效的系统模型,借助于组合论方法,给出了该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将其应用到载荷分担的系统中.文中提出的系统不要求部件相互独立,从而更有实用性.
PID控制器参数的计算机辅助优化整定
张福波, 李建平, 张殿华, 刘相华, 王国栋
2004, 22(4): 542-544.
摘要
(
331
)
PDF
(159KB) (
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MATLAB环境下,应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了一个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离散PID参数优化整定软件.以Ziegler-Nichols方法整定的PID参数作为寻优初始值,通过对ITAE准则目标函数求取最小值的方法对PID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对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本软件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后,可以使整个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一类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的保成本
H
∞
控制
梁正
2004, 22(4): 545-548.
摘要
(
305
)
PDF
(168KB)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鲁棒渐近稳定下的保成本与
H
∞
扰动衰减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得到了保成本
H
∞
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通过求解一个特定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即可得到镇定已知系统的保成本
H
∞
控制律,并用算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一个基于QR分解的并行原-对偶内点算法
陈政洪, 郁松年
2004, 22(4): 549-552.
摘要
(
439
)
PDF
(166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介绍了原-对偶内点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阐明哪一步上可以进行并行化处理.接着介绍QR分解的理论,及如何利用QR分解并行求解线性方程组.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并行内点算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SwiftDB:一个支持行业应用的移动数据库系统
徐立臻, 张洁, 恽益群, 赵旸, 吴文明, 董逸生
2004, 22(4): 553-556.
摘要
(
482
)
PDF
(174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wiftDB是一个面向行业应用的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底层文件格式同时支持SwiftDB自己的.sdb格式和MicrosoftPocketAccess的.cdb格式;通过功能强大的同步服务器实现了移动终端对企业中心数据库的共享和同步,并屏蔽了中心数据库的异构性;通过引入接入代理层的概念,屏蔽了移动终端的移动性,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在移动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库事务管理的完整方案;提供动态报表工具、嵌入式GIS/GPS应用平台、编程API等工具,使SwiftDB成为一个完整的移动应用开发运行平台;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实现技术,内部模块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可以针对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十分灵活、细致的定制.经过试用,表明SwiftDB的设计简单实用,能够较好地满足行业移动计算的需求.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