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8-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微位移器振动特性的研究
温任林, 颜景平, 邱晓寒
1998, 16(2): 127-132.
摘要
(
404
)
PDF
(215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出应用于超声波振动切削的微位移器,并分析其振动规律和动态特性,讨论了电路匹配问题,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文中同时指出该微位移器也适应于误差补偿和机械精密加工.
一种数字式带通滤波器的级联设计法
万旺根, 余小清
1998, 16(2): 133-139.
摘要
(
349
)
PDF
(239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一模拟带通滤波器为基础,通过双线性变换获得了一种ⅡR数字带通滤波器,导出了该滤波器系数与其中心频率及带宽的数学关系式.以此滤波器为原型滤波器,文中给出了一种IR数字带通滤波器的级联设计法.根据设计指标,可用文中给出的设计公式求出IR级联数字带通滤波器中原型滤波器的级数和带宽,从而最终确定IR级联数字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系数少、结构简单、设计快等优点,很适合于数字带通滤波器的DSP实现.
时延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的渐近分析
尹成友, 徐善驾, 王东进
1998, 16(2): 140-148.
摘要
(
444
)
PDF
(315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时延估计的Fisher矩阵的最基本概率表达式入手,利用Toeplitz (托布里兹)矩阵和循环矩阵的渐近等效性,以及循环矩阵的谱特性,导出了时延、多普勒、及其更高阶导数联合估计的Fisher矩阵的严格渐近解析表达式,此结果较人们常采用的近似结果更加精确.两者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K
=9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算法及其FPGA实现
胡爱群, 庞康, 苏杰
1998, 16(2): 149-156.
摘要
(
399
)
PDF
(283KB) (
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CDMA数字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问题,研究用约束度
K
=9的卷积编码和最大似然Viterbi译码的差错控制方案.在Viterbi译码算法中,提出了原位运算度量、保存路径转移过程和循环存取幸存路径等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存储量、降低功耗,使得
K
=9的Viterbi译码算法可在以单片XC4010 FPGA为主的器件上实现,其性能指标符合CD-MA数字移动通信IS-95标准要求.文中给出了实测的算法性能,讨论了FPGA具体实现问题.
应用Volterra级数分析BP机互调失真
廖小平, 魏同立
1998, 16(2): 157-162.
摘要
(
381
)
PDF
(216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Volterra级数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了BP机中射频接收板的三阶互调失真.作为一个级联系统,建立了射频接收板的Volterra模型,研究了整个射频接收系统的三阶互调失真与各个电路的三阶互调失真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结果对设计射频接收板是有效的,并且适用其他弱非线性失真接收机.
小波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函数算法
刘泓, 莫玉龙
1998, 16(2): 163-169.
摘要
(
464
)
PDF
(244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用于函数近似的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该小波神经网络采用的函数是sigmoid函数的组合.文中从理论上阐明了小波神经网络对某些时频有限的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并实际建立了一个前馈小波神经网络,同时讨论了如何选择小波母函数及如何减少该神经网络规模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小波神经网络可以在较小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对这类非线性函数的逼近.
有限元在电容层析中的应用研究
肖化, 严杰, 保宗悌
1998, 16(2): 170-175.
摘要
(
422
)
PDF
(234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有限元在电容层析成像中的应用原理和结果,介绍了一套基于12电极电容传感器进行图像重建的电容层析成像的仿真软件包,该软件包是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PVWAVE在SGI图形工作站上开发的.利用该软件包可以深入分析电容敏感场和流体模型数据的变化,从而为改进图像重建算法和设计最佳电容传感器几何参数提供了有力依据,最后对电容层析成像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外偏场对反铁磁膜静磁表面波能流偏转的影响
郁黎明, 王奇
1998, 16(2): 176-184.
摘要
(
393
)
PDF
(308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研究了在最一般情况下反铁磁膜线性静磁表面波的色散关系及上下支静磁表面波存在区间,考察了静磁表面波的色散随外偏置场
H
0
大小和方向变化的情况,研究揭示了反铁磁膜上下支静磁表面波能流偏转受
H
0
大小和方向控制在0~90°范围内可调的特性
低压下C-H-O三元相图中金刚石生长区的边界探讨
万永中, 张卫, 王季陶, 黄忠强
1998, 16(2): 185-190.
摘要
(
492
)
PDF
(220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用非平衡热力学耦合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范围的金刚石气相生长C-H-O三元非平衡定态投影相图,以及固定压力下对应于400K、600K、800K和1000K的等温截面相图,探讨了温度和压力对相图中金刚石生长区边界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金刚石生长区随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将围绕其重心按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动,同时生长区的形状也会有大的变化.
气体吸附理论的研究
杨庆贤, 卢学栋
1998, 16(2): 191-199.
摘要
(
684
)
PDF
(301KB)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统计力学研究实际气体吸附,导出了吸附方程式的普遍形式,并给出气体分子在
Keesom
势和
L-J
势作用下的具体形式.应用自动吸附仪测定微孔和中孔活性炭吸附
N
2
的实验等温线,微孔炭的实验等温线和理论等温线吻合程度令人满意.
基于集合与随机分形的雕刻图形创成机理的研究
邓中亮
1998, 16(2): 200-208.
摘要
(
424
)
PDF
(323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用集合分形与随机分形这两种分形方法来创成复杂的雕刻图形,通过控制分形原始模型、分形规则、变换规则或映射规则等,便可实现对雕刻图形的控制.利用映射方法可将二维平面雕刻图形映射到三维雕刻基体甚至更复杂的雕刻基体上,以雕刻出三维以上的雕刻图形.
合金加入量与材料性能间模糊模型的建立
冀春荣, 李燕, 白万民, 王大明
1998, 16(2): 209-214.
摘要
(
381
)
PDF
(202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RM Tong把模糊模型看作是模糊条件命题的集合这一基本思想,通过精确量的模糊化,确定了合金元素加入量与材料性能指标组成的模糊系统的结构,建立了该系统的模糊模型,为研究合金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普遍意义下的新方法.
三类受有界不确定干扰的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方法
史小平, 王子才, 马克茂
1998, 16(2): 215-221.
摘要
(
407
)
PDF
(225KB)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线性化理论,将三类受有界并已知其界的不确定信号干扰的仿射型非线性系统变换成含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然后应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解决了原系统的镇定问题.
捷联系统姿态算法的优化
程加斌, 张炎华
1998, 16(2): 222-228.
摘要
(
407
)
PDF
(241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对姿态计算四元数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计算姿态矩阵的
U-S
分解,清楚地表达了不同算法的标度误差、歪斜误差和漂移误差;同时也对整流误差、算法优化以及陀螺输出速率信号的提取阶次与计算误差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
PI型有约束后移限位预测控制器
陈增强, 袁著祉
1998, 16(2): 229-233.
摘要
(
425
)
PDF
(182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对后移的输出预测进行约束,并优化具有比例积分结构的多步预测控制的目标函数,设计出PI型有约束后移限位预测控制器.仿真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良性能.
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模糊随机性
蒋承仪, 邓朝荣
1998, 16(2): 234-242.
摘要
(
407
)
PDF
(301KB) (
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讨了在既存在随机性又存在模糊性这两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含硅醌胺聚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
高南, 陆雪芳, 陆成
1998, 16(2): 243-248.
摘要
(
438
)
PDF
(213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T,k二氨基烷氧基聚硅氧烷及T,k二氨基烷基聚硅氧烷与对苯醌反应,合成了两类溶解性良好的新型含硅醌胺聚合物,它们与氯磺化聚乙烯、环氧树脂共混固化后获得吸水率低,抗盐水性优良的防水、防锈涂膜.
电流变液的多粒子相互作用
高向阳, 赵晓鹏, 郑长卿
1998, 16(2): 249-252.
摘要
(
365
)
PDF
(163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电导方法和等效平板厚度概念建立了非极性液体中单链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模型,考虑了链上多粒子的作用,用线性叠加的方法得到了链中粒子所受的总的吸引力,并据此预测了准静态屈服应力,和实测值有较好吻合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