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多维力传感器静动态联合解耦补偿方法
徐科军, 李成
2000, 18(3): 189-193.
摘要
(
510
)
PDF
(205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多维力传感器静动态联合解耦补偿方法,将静态解耦、动态解耦和动态补偿合为一体,同时解决多维传感器中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且简化了传感器的后续处理.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药芯焊丝焊缝中的夹杂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规律
余圣甫, 石仲堃, 李志远, 王杰
2000, 18(3): 194-197.
摘要
(
366
)
PDF
(580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研究了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规律,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状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长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Ti、Mn、Si、Al、Cu形成的氧硫复合物.焊缝金属中Ni、Mn、Mo的含量和焊接线能量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大小及化学成分影响很小.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的形核长大是由于非金属夹杂物有高能惰性界面,以及非金属夹杂物与母相的线膨胀系数有较大差别,在非金属夹杂物附近造成很大应变能的结果.
基于小波奇异性的结构故障检测
胡寿松, 周川, 胡维礼
2000, 18(3): 198-201.
摘要
(
303
)
PDF
(315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奇异性的结构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对传感器检测信号进行二进离散小波变换,采用模极大值算法对信号进行去噪滤波,同时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来完成故障的检测与定位.该方法可有效抑制噪声对残差信号的影响,提高故障检测的鲁棒性.最后,针对歼击机的结构故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一个新LiNbO
3
晶体探测器理论计算方法
王玉森, 程东方, 赵冷柱
2000, 18(3): 202-207.
摘要
(
371
)
PDF
(460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一种新的用于超快电磁脉冲检测的晶体探测器,首次给出一个普遍情况下的理论计算方法,用此方法,不需要将任意辐射场下产生的折射率二次方程标准化,而可以在原主轴坐标系中直接将测量值△
φ
与辐射场强
E
0
。连系起来.根据辐射场在晶体中分布与超快脉冲群速度失配,还给出了探测器制作的尺寸要求。
小波神经网络及其在非线性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谢美萍, 赵希人, 庄秀龙
2000, 18(3): 208-210.
摘要
(
333
)
PDF
(232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将小波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拟合与预报,主要应用于太阳黑子,洛川数据等进行拟合、预报,并将拟合、预报的结果分别与投影寻踪学习网络及改进的BP网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小波网具有很好的拟合、预报性质.
自适应模糊建模及其在船舶动力定位中的应用
芮世民, 朱继懋
2000, 18(3): 211-213.
摘要
(
382
)
PDF
(246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船在海上其动力学模型很难精确建立,而且诸如风、浪、流等外部随机干扰的统计特性也在不断变化,作者在船舶动力定位中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实时学习船的漂移动力学关系实现对系统的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为使船在下一时刻与预定位置误差最小所需的控制力,最终达到船舶动力定位的目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在不同海况下均能达到很好的定位控制效果.
变尺度因子暂态混沌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器
仲文, 程时昕
2000, 18(3): 214-217.
摘要
(
362
)
PDF
(354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变尺度因子暂态混沌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逃逸局部最优点的能力,并将其用于实现DS/CD-MA通信系统中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变尺度因子混沌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其误码率性能优于已有的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器,能较好地逼近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
CDMA2000反向信道Rake接收技术研究
许昌龙, 尤肖虎
2000, 18(3): 218-222.
摘要
(
334
)
PDF
(358KB) (
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分析了CDMA2000反向信道的调制结构,根据Rake接收机原理,推导出CDMA2000反向信道的Rake接收机模型,并分析了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的原因.最后,用SPW软件对此模型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幅相不一致性对自适应阵列性能的影响
倪晋麟, 苏为民, 储晓彬
2000, 18(3): 223-226.
摘要
(
351
)
PDF
(275KB)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自适应阵列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为对象,研究了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对它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幅相不一致性主要对期望信号的增益有一定的降低,但不影响对干扰的抑制,由此所造成的SINR损失很小.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放大器型双极化有源微带天线阵的理论与实验
杨雪霞, 钟顺时, 高式昌
2000, 18(3): 227-231.
摘要
(
438
)
PDF
(344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Green函数法推导出角馈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输入阻抗和互阻抗的闭合表达式,并用腔模理论分析了其阵列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方向图.设计了一副4×4元天线阵与低噪声放大器相接,将天线阵增益提高了12dB.有源器件对天线阵的方向留影响较小,方向图主瓣范围内交叉极化低于-36dB.有源天线阵的VSWR带宽和隔离度均大于无源天线阵.
适合一切传递函数的插入衰减综合法
李锋, 项长顺, 李晓艳
2000, 18(3): 232-236.
摘要
(
427
)
PDF
(327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现代网络综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插入衰减综合法从电压传递函数
K
v
(
s
)推广到电流传递函数
K
I
(
s
)、转移阻抗函数
Z
m
(
s
)和转移导纳函数
G
m
(
s
),从而使插入衰减综合法适用于一切传递函数.并获得如下重要结论:现有的针对
K
v
(
s
)、
R
1
=
R
2
=1Ω(归一化阻抗)所制作的各种滤波器设计图表均可用来设计与
K
v
(
s
)具有相同传递特性的
K
I
(
s
)、
Z
m
(
s
)、
G
m
(
s
)滤波器。
区域分裂法:一种精确高效的三维微波结构全波分析方法
尹雷, 洪伟
2000, 18(3): 237-241.
摘要
(
307
)
PDF
(417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三维微波结构的全波区域分裂算法.和其他方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计算规模和计算的复杂性.文中详细讨论了不重叠型区域分裂法及其在差分格式下的实现,并利用差分格式下的区域分裂法计算了矩形波导内部三维分层结构和多层微带贴片天线的散射参数.所得结果和直接采用FDFD所得结果几乎完全吻合,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数字伺服技术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陈伟元, 周正伟, 王豪才
2000, 18(3): 242-245.
摘要
(
342
)
PDF
(364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技术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快速准确计算无刷电机组件物理参数的新方法,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设计出速度和相位数字控制系统环路,并在单片微处理器
μ
PD78148上编程实现。
基于能量法的球头铣刀力学建模技术的研究
李水进, 金仁成, 周云飞, 周济, 唐小崎, 贾瑜
2000, 18(3): 246-250.
摘要
(
381
)
PDF
(365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球头铣刀切削过程中能量不变这一机理出发,系统地研究了球头铣刀切削刀的力学性能,并以严格的数学手段推导出一种基于能量法的新型力学模型,以克服目前国内外铣刀力学建模主要依赖于正交切削实验的缺陷.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力学模型能精确地预测球头铣刀切削时的三向受力,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流体动力学模型流密度方程的离散方法分析
吴金, 刘其贵, 杨廉峰, 魏同立, 陈春明
2000, 18(3): 251-254.
摘要
(
318
)
PDF
(301KB)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电子与空穴电流密度方程和能流密度方程的一种新的离散方法,并成功地用于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和差分离散的半导体器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硼离子注入对硅基Si
3
N
4
薄膜驻极体性质的影响及力学性能的改善
张晓青, 夏钟福, 潘永刚, 张冶文, 李宝清, 林梓辛
2000, 18(3): 255-258.
摘要
(
416
)
PDF
(398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硼离子B
+
注入方法来改善Si
3
N
4
薄膜的力学性质,并就B
+
注入对Si
3
N
4
薄膜驻极体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
+
注入能够有效地降低薄膜的内应力,而对薄膜的驻极体性质有不利的影响;用化学表面修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抗恶劣环境能力。
超薄基区SiGe HBT基区渡越时间模型
李垚, 廖小平, 吴晓洁, 魏同立, 许居衍
2000, 18(3): 259-262.
摘要
(
489
)
PDF
(259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SiGe HBT超薄基区中非平衡效应对载流子温度,扩散系数等参量的影响,建立了超薄SiGe HBT基区渡越时间模型。
应用分形理论的实际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
陈永平, 施明恒
2000, 18(3): 263-266.
摘要
(
376
)
PDF
(291KB)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分形理论,利用实际多孔介质剖面图,对典型土壤的几何结构进行了描述,计算出了多孔介质的剖面面积分布分形维数
d
,得到了分形固含率,获得了固含率与多孔介质颗粒排布及度量尺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实际多孔介质的导热模型,推导出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
最佳投影识别法用于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醇及其衍生物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
陆文聪, 苏潇, 冯建星, 陈念贻
2000, 18(3): 267-270.
摘要
(
343
)
PDF
(299KB)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最佳投影识别法,该方法可自动从若干隐含的模式识别投影图中筛选出最佳的一个,并建立在原始特征空间中优类样本分布范围的边界方程.将该方法应用于1-(1H-1,2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建立了在由五个结构参数构筑的原始特征空间中该类化合物高抗菌活性样本分布范围的判据,并用以该类化合物高抗真菌活性分子的筛选。
同步合成网的完全顺序行为不变性
蒋昌俊
2000, 18(3): 271-275.
摘要
(
324
)
PDF
(372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定义了完全行为不变性,引入根同构等概念,给出完全行为不变性的一个简洁判据.进一步地研究了完全行为不变性在活性和公平性等重要性质保持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完全行为不变的前提下,这些性质的保持是充分必要的关系。
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切割方法
孟繁桢, 张庆翠
2000, 18(3): 276-279.
摘要
(
523
)
PDF
(294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的下料切割方法,并给出了用遗传算法求解此问题的算法。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H
∞
状态反馈可靠控制
伏玉笋, 田作华, 施颂椒
2000, 18(3): 280-282.
摘要
(
335
)
PDF
(205KB)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H
∞
状态反馈可靠控制问题.用耗散理论,基于Hamilton-Jocabi不等式,得到了非线性H
∞
状态反馈可靠控制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及控制器的设计算法.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