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1-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有限反馈的MIMO系统下行链路用户调度与功率分配
仲崇显;杨绿溪
2007, 25(6): 551-551 .
摘要
(
2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研究基于有限反馈的下行MIMO系统中的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问题,并利用随机多波束形成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算法。所提出的用户调度算法只将各用户的最大和第2最大信干噪比及其对应的波束索引号反馈给基站,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该算法更好地获得了所需反馈量和系统吞吐量之间的折衷。所提出的功率分配算法则充分利用了基站端所能获得的部分信道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均分配算法相比,在发射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将两种算法相互结合,可以在不增加反馈量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攻击检测的安全LEACH路由协议
王江涛;杨 庚 孙 源;陈生寿
2007, 25(6): 557-557 .
摘要
(
2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攻击检测的安全LEACH协议S-LEACH。该协议根据LEACH协议的特点,采用在簇头选举和数据传输阶段在数据包尾部捎带检测参数信息的方法,通过节点能量和接收信号强度值,综合判断传感器网路中的HELLO flood攻击和Sybil攻击;同时针对簇头节点和簇内节点的攻击,分别设计了2种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最后在NS-2软件中建立了WSN真实网络空间的Jakes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验证了S-LEACH协议的安全性。
反馈时延对多用户系统性能的影响
孙 欢;王新宇;王 炎;尤肖虎
2007, 25(6): 564-564 .
摘要
(
2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多用户系统在时变信道模型下用户信息反馈延时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根据概率论推导了时变信道模型下系统可获得的平均和容量、容量中断概率、系统平均误比特率与反馈延时关系的解析表达式。理论和仿真均证明了在时变信道模型下,系统的反馈延时使多用户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下降。
UWB-OFDM系统中基于矩阵特性的ICI消除
齐丽娜;干宗良;朱洪波
2007, 25(6): 570-570 .
摘要
(
2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UWB-OFDM系统ICI消除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系统ICI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特性的ICI消除的快速算法。信道模型采用IEEE UWB的CM1和CM4模型,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矩阵特性的ICI消除快速算法在不同的超宽带室内信道环境以及不同的归一化频率偏移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性能,同时算法计算复杂度较低。
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容量的发射天线选择
马月槐;蔡跃明;徐友云
2007, 25(6): 577-577 .
摘要
(
2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多用户MIMO系统上行链路容量以及多用户MIMO最优天线选择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用户迭代递减的次优发射天线选择算法,即MIEAS算法,并分析了其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在MIMO系统上行链路时,在各种不同参数条件下获得的容量增益均十分接近于最优天线选择算法,且运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采用复合调制的AM广播功率谱分析
戚晨皓;吴乐南
2007, 25(6): 583-583 .
摘要
(
2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采用EBPSK/DSB-AM复合调制的AM广播发射信号功率谱,给出复合传输系统的结构和发射信号的波形表达式。以美国FCC规定的功率谱发射掩模和我国关于AM发射机基本参数的国家标准为具体指标,对比了通过几种不同的发射滤波器后复合调制信号的功率谱结构,以及相应的数据传输性能。系统仿真表明,在满足给定发射信号功率谱衰减和一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模拟AM广播和EBPSK数据传输都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4根发射天线的MIMO-OFDM系统中速率为2的全分集的空时频编码设计
麻清华;杨绿溪;何振亚
2007, 25(6): 589-589 .
摘要
(
2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利用频率选择性准静态块衰落的MIMO-OFDM系统中的完全分集度,利用代数空时码和Hadamard变换,给出一种空时频分组码,分集度为发射天线数 与接收天线数 和准静态块衰落抽头数 的乘积。当发射天线数为4时,这种空时频码能达到符号传输速率能达到2。针对4根发射天线的系统,本文所提出的STFC与其他STFC方案相比,可以在符号传输速率为1的STFC与符号传输速率为4的STFC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性能和复杂度的折中。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论。
耦合时延复杂网络的无源脉冲同步
樊春霞;蒋国平;程艳云
2007, 25(6): 594-594 .
摘要
(
2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具有耦合时延的复杂网络,利用时滞系统的脉冲控制方法,提出了脉冲同步控制器。根据非线性系统的无源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使复杂网络快速同步的脉冲控制器。以具有10个节点的复杂网络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脉冲同步控制器能够使具有耦合时延的复杂网络实现有效同步。
LDPC迭代译码联合噪声方差估计
潘小飞;刘爱军;张邦宁;王杭先
2007, 25(6): 598-598 .
摘要
(
2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EM算法推导了噪声方差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并利用推导结果来修正LDPC的LOG域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进行迭代译码联合噪声方差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噪声方差估计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噪声方差未知时LDPC迭代译码的辅助工作,使噪声方差未知时的系统误比特率性能恶化小于0.1dB。
非高斯噪声参数估计的马氏链蒙特卡罗法
张曙霞;蒋宇中;徐大勇
2007, 25(6): 603-603 .
摘要
(
2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马氏链蒙特卡罗法(MCMC), 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特性的A类噪声模型参数贝叶斯估计算法。区别于传统的参数估计算法,它不仅可以估计脉冲指数A、高斯脉冲功率比 、噪声平均功率 ,还可以估计信道隐含状态。尽管该算法运算量大,但优点是所需样本少、能实现整体优化及并行处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边界轮廓的多分辨率弹性配准
荣成城;周 健;曹国刚;罗立民
2007, 25(6): 608-608 .
摘要
(
2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边界轮廓的多分辨率弹性配准方法。首先用C-V(Chan-Vese)模型提取人脑图像的边界轮廓。接着使用模拟退火方法结合B样条插值函数来配准边界轮廓点集,在退火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分辨率策略,在获得精细边界轮廓的同时加快了配准速度。最后利用B样条插值函数完成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与同类算法相同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弹性配准。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序列图像分割
陶 玲;钱志余;陈春晓
2007, 25(6): 615-615 .
摘要
(
20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改进的主动轮廓模型应用于医学序列图像的分割。一方面,对内部能量函数增加约束性条件,制约轮廓的长度,使其尽可能短来避免边缘轮廓收敛到中垂线上的其它组织的较强边缘点;另一方面,利用序列图像之间局部区域的信息相关性,重新构造外部能量函数来排除纹理特征的干扰,更好地捕捉到边缘上的拐角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既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一些拐角点和凹点,又可以避免目标边缘收敛于某些伪边缘点,可达到良好的分割效果。
基于数据流的组件测试
曾红卫;周建云
2007, 25(6): 621-621 .
摘要
(
18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组件状态机为组件的行为建模,根据组件状态机中状态、迁移和迁移的守卫条件之间的控制和数据关系,设计了组件状态机到组件流图的转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的组件测试方法。按照全使用数据流测试准则,自动生成组件流图的定义-使用路径集。
单幅图像的三维重构视觉系统误差修正
金施群;张 莉;范利勤
2007, 25(6): 627-627 .
摘要
(
2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改进两步法的标定思想,在三维重构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觉系统参数标定与镜头畸变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中心附近点畸变量较小的性质,用中心附近点和全场视点对CCD相机和DLP投影仪的内外部参数标定和镜头畸变校正进行分离。标定过程中,所设计的带标准圆阵列的靶标和伪随机连续方形编码可以实现特征点的自动识别和匹配。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快速、方便地对视觉系统进行标定和畸变误差修正,提高了三维重构精度。
超机动飞行的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
周 丽;姜长生
2007, 25(6): 632-632 .
摘要
(
24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超机动飞行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由RBF神经网络在线补偿,控制律由动态面控制方法得到,降低了反推控制器的复杂性,改进的神经网络权值调整自适应率改善了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系统跟踪误差和神经网络权值估计误差指数收敛到有界紧集内。对所研究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herbst机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在过失速机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教练机座舱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
熊贤鹏;刘卫华a;昂海松;高秀峰;魏进家
2007, 25(6): 639-639 .
摘要
(
19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某型号教练机座舱在不同进气温度方案下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舱内空气湿度、人体散热率和衣服热阻等因素的影响,获取了座舱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通过数值模拟所得到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改进了Fanger的舒适性假设中人体表面对流散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并取得了不同工况下座舱的热舒适性指标。这可为座舱环控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不同热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粗糙集理论在水科学中的应用
刘 招;黄 强;燕爱玲;原文林
2007, 25(6): 645-645 .
摘要
(
19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可变精度粗糙集,对水电站水库最优出力规则进行知识发掘,并获得了出力决策规则。与一般优化调度规则相比,基于粗糙集的规则隐含了决策时段以外的入库水量信息,不同于仅以当前时段水库来水和水位进行决策的常规优化调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改进的非齐性空间反应扩散主方程的随机模拟
刘 祥;;周 文;闫正楼;王翼飞
2007, 25(6): 651-651 .
摘要
(
18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改进的下一子空间算法,与原先的下一子空间算法相比,可以模拟更为复杂空间结构中的生化反应,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降低计算量。该文以一个生化反应系统为例,分别利用原始的下一子空间算法和该文的改进算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该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明显地减少模拟所需的计算量。
一类脉冲捕食系统的周期解的存在性
姚志健
2007, 25(6): 657-657 .
摘要
(
19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脉冲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建立生态模型时引入脉冲效应能更真实、更准确地描述种群的变化规律。该文研究具有脉冲和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的捕食系统,运用重合度理论研究其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