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14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片生成元集分形介质层的波反射
    陈陆君, 梁昌洪, 史小卫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6.  
    摘要364)      PDF(pc) (372KB)(78)    收藏
    该文研究了多片任意生成元集(即更加广义的Cantor集)分形介质层的垂直入射及斜入射的反射透射谱,给出了这种情况下的一般自相似递推谱算法.这种算法能得到任意级次、任意结构及任意入射角条件下的振幅谱.文中所给出的一类反射谱是一种准周期自相似谱,有望在电子对抗、薄膜光学及光电器件等重要领域获得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铁磁体表面附近的层间交换积分
    吴雪原, 顾世洧, 李惠生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7-10.  
    摘要440)      PDF(pc) (258KB)(106)    收藏
    计算了铁磁膜表面附近的层间交换积分,并推广至半三维铁磁体的情形.计算结果表明表面附近的原子之间交换作用大于体内原子之间的交换作用,这从理论上证实了Mills所作的假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 不可逆卡诺热机效率和功率的界限
    严子浚, 田鑫泉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1-15.  
    摘要634)      PDF(pc) (309KB)(127)    收藏
    研究含有外热阻加内热漏的不可逆定常态流卡诺热机效率和功率的最高和最低界限,并作了些有意义的讨论,由此提出了热机工作参数选择的两条新准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4. 一个有效的不精确推理算法
    卢正鼎, 胡和平, 李凡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6-25.  
    摘要392)      PDF(pc) (475KB)(93)    收藏
    文中给出了一个借助模糊产生式规则的矩阵变换而实现的不精确推理算法,并通过实例解释了算法的推理过程;同时证明了对具有n个模糊产生式规则的知识系统而言,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5. Zk上的函数的退化性
    冯爱国, 肖国镇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26-29.  
    摘要392)      PDF(pc) (261KB)(73)    收藏
    文中首先引入了环Zk上的Chrestenson谱的概念;其次利用这种谱讨论了环Zk上的函数的退化性及其线性结构的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一种基于熵的三维边界检测方法
    谢筱华, 罗立民, 韦鈺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30-34.  
    摘要390)      PDF(pc) (447KB)(54)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特性的三维边界检测熵算子,通过局部窗口的熵来确定物体表面点位置,再通过窗口重心坐标确定表面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三维医学图象是有效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7. 判定平方布尔函数的计数算法
    丁左流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35-40.  
    摘要522)      PDF(pc) (355KB)(74)    收藏
    一个n元函数是否为平方布尔函数?如果是,如何得到其所有的平方项?文中就此判定问题提出了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mn3)的计数算法.与经典的Q-M算法不同,该算法基于直观的真值计数,并适合于并行实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一类自治网络的全局稳定性及其应用
    刘小河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41-47.  
    摘要397)      PDF(pc) (458KB)(63)    收藏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分布式并行处理特征的非线性自治网络的全局稳定性,给出了全局渐近稳定及全局指数稳定的实用判据,并以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为例讨论了其应用.该文的结果可适用于含有非互易及局部有源电阻元件的自治网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9. 互信息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赵鸿, 柴路, 王浩, 刘书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48-52.  
    摘要964)      PDF(pc) (349KB)(230)    收藏
    介绍了由信息理论定量计算两序列S、Q之间的互信息I (S,Q)=∑ijP(si,qj)·log[P(si,qj)/P(si)P(qj)]的方法;并根据周期系统、混沌系统、随机系统的一维时间序列及其时间延迟序列间的互信息估算结果,分析数据的可预测性;得出序列预测准确性的最大极限;再根据以上三类系统的二维时间序列间的互信息估算结果,估价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新颖性,从而可以避免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所造成的浪费.与互相关相比,互信息能定量地提供两序列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4)
    10. 捷联动调陀螺脉冲再平衡回路输出解耦的实现
    李宏生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53-59.  
    摘要431)      PDF(pc) (395KB)(55)    收藏
    在捷联系统中,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再平衡回路通常接控制解耦设计,输出解耦则通过对回路输出电流数据的处理开环地实现.该文具体讨论了输出解耦的实现途径,建立了解耦运算方程,设计了硬件线路及软件流程图.仿真表明解耦效果较好.方案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
    11. -βRC电流模式CCⅡ双二次滤波器设计
    肖高标, 吴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60-66.  
    摘要407)      PDF(pc) (394KB)(57)    收藏
    该文提出了一类新的电流模式双二次电路,它们仅包含-β电流放大器及RC器件.这些电路是通过对偶变换从Sallen-Key等人的-kRC电压模式双二次电路得到,电流放大器由CCⅡ构成.这些双二次电路可以直接级联起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含涂层椭球粒子随机混合媒质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
    刘述章, 邱才明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67-72.  
    摘要386)      PDF(pc) (371KB)(74)    收藏
    该文导出了含有多层介质涂层椭球粒子的随机混合媒质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金属粒子的形状、εhμh对随机混合媒质的等效电磁参数的影响和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13. 硅浅杂质能级的低温陷阱效应
    郑茳, 肖志雄, 吴金, 魏同立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73-77.  
    摘要557)      PDF(pc) (296KB)(150)    收藏
    分析了硅浅杂质能级的低温陷阶效应,给出了p型硅中不同注入水平下导带中注入电子与总电子数目之比nσ/nT的表达.主要结果表明在低注入条件下,浅杂质能级陷阱效应对于低温下双极器件的频率特性有着巨大影响;而在高注入水平下,由于总的注入电子数目大大超过被陷电子数目,从而克服了这一低温陷阱效应,可以忽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Te溶液生长半磁半导体Cd1-xMnxTe时界面稳定性的讨论
    莫要武, 吴汶海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78-85.  
    摘要447)      PDF(pc) (745KB)(61)    收藏
    用Mullins和Sekerka的线性动力学理论定性探讨了Te溶液生长半磁半导体Cd1-xMnxTe时固-液界面的稳定性.并在自行设计的旋转式液相外延装置中,用CdTe作籽晶,利用失稳小平面的长厚,富Te溶液生长了Cd1-xMnxTe晶膜,其面积为0.5cm2,厚度~0.4mm.分析了界面能各向异性的影响及晶膜表面形貌呈波纹状的原因,最后探讨了获得稳定液相外延的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聚酰亚胺薄膜电容栅FET湿度传感器的研制
    骆如枋, 陆德仁, 陆玉萍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86-90.  
    摘要478)      PDF(pc) (324KB)(89)    收藏
    一种聚酰亚胺(PI)薄膜电容栅FET微型湿度传感器已经初步研制成功.这是一个n沟道增强型器件,具有曲折栅结构;沟道长约10μm,宽>8000μm;栅区绝缘层厚约300nm (SiO2+Si3N4);一个Au-PI-Al纵向湿敏电容覆植于绝缘栅上.本文报道该PI-HUMFET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并对某些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
    16. 光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及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研究
    贾德民, 庞永新, 郭柏平, 李晖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91-96.  
    摘要473)      PDF(pc) (397KB)(86)    收藏
    合成了一种光交联聚乙烯酸(PVA-QQ)水凝胶.着重讨论了该水凝胶固定化β-内酰胺青霉素酶膜及其与离子敏感场效应管(pH-FET)结合构成的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PVA-QQ水凝胶固定化酶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及优良的温度、酸碱度、时间及力学稳定性.由该酶膜制备的青霉素敏FET的响应时间小于60s,灵敏度大于3mV/mM,线性响应范围为0~16m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17. Fe-29wt% Ni合金超细微粒中的马氏体转变
    陈允鸿, 邓桂昌, 姜玉梅, 陆怀先, 李钢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97-102.  
    摘要452)      PDF(pc) (535KB)(51)    收藏
    在N2气氛中,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不同平均粒径(12~100nm)的Fe-29wt% Ni合金超细微粒样品.它们是马氏体α'(bcc)和奥氏体γ(fcc)的混合体.每个微粒是一单晶体(bcc或fcc).随样品的平均粒径减小,马氏体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在加热过程中,随平均粒径减小,α'→γ逆马氏体转变温度(AsAf)降低,转变温度范围(As-Af)变窄.在冷却过程中(直到77K),没有发现γα'马氏体转变.对奥氏体稳定化和马氏体及奥氏体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三维切削的切削方程式研究
    张维纪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03-107.  
    摘要443)      PDF(pc) (330KB)(82)    收藏
    导出了表达三维切削变形的切削方程式似实验验证,它们的一致性是好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19. 新型铝酸锶铕长余辉磷光体
    陈暨耀, 宋庆梅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08-112.  
    摘要440)      PDF(pc) (334KB)(157)    收藏
    报道铕激活的铝酸锶新型长余辉磷光体.由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量,该磷光体为SrAl2O4单斜晶体结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测量表明,其发光属于典型的En ̄2+d-f跃迁.经紫外光激发后,其余辉发光可达10小时以上,余辉衰减呈双曲线型,具有复合发光的特征.热释光谱的测量表明,磷光体中存在电子陷阱能级,而热释光峰值温度分别为333°K及378°K.进一步的实验分析揭示,磷光体中的杂质Mg加强了杂质陷阱能级,导致了磷光体的长余辉发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9)
    20. 推力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和实验研究
    张祖明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13-118.  
    摘要512)      PDF(pc) (386KB)(104)    收藏
    根据推力轴承磨损规律和可靠性理论,导出了推力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研制出推力滑动轴承加速磨损试验的在线测量机、测定了零件的磨损速度值,能与理论计算较好吻合,证实了数学模型正确性.为推力滑动轴承磨损的可靠寿命计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
    21. 在五坐标专用数控磨床上特种回转面刀具的成形原理
    刘鹄然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1): 119-126.  
    摘要427)      PDF(pc) (530KB)(63)    收藏
    该文研究了在五坐标专用数控工具磨床上加工特种回转面刀具的精确理论,导出了工艺系统运动函数非线性方程组.刀槽前后刀面是在一次走刀中同时形成的,并保证等法向前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
    22. 在结构声研究中的力矩激励
    邱树业, JIANG JIANZHONG, B M GIBBS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27-135.  
    摘要401)      PDF(pc) (585KB)(70)    收藏
    介绍一种由两根平行的磁致伸缩棒组成的力矩激振器,并提出了它的声学和磁学方面的设计.对三种不同结构的激振器分别以并行和串行磁路结构的磁偏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优化力矩激振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23. 分数阶复宗量圆柱函数的数值计算
    王锡良, 冯永成, 沈丽英, 卿显明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36-140.  
    摘要398)      PDF(pc) (340KB)(92)    收藏
    提出了一种分数阶复宗量圆柱函数(Jv(z)、Yv(z)、Hv(1)(z)、Hv(2)(z)、Iv(z)、Kv(z),0 ≤ v ≤ 1)的精确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复宗量|z|的大小,对分数阶复宗量柱函数应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进行数值计算,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对复宗量z没有限制.该方法的程序编制已完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二维介质体剖面重建的时域非线性优化方法
    余文华, 彭仲秋, 任朗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41-148.  
    摘要434)      PDF(pc) (481KB)(84)    收藏
    该文利用时域分析方法求解二维无耗介质体的逆散射问题.利用改进的玻恩迭代方法提高收敛速度,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给出了初始正则化选择的一般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5. 分形图形的面积效应与材料断口分维研究
    何宗彦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49-157.  
    摘要400)      PDF(pc) (573KB)(67)    收藏
    提出了分形图形面积效应的概念,由此导出不同类型图形边界曲线的分维表达式,指出测量材料韧性的别计Slit island方法中可能出现虚假分维的真实原因并给出消除面积效应的分维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6. CaLa2S4的固体粒子冲蚀
    高桦, 孙琦清, J E FIELD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58-166.  
    摘要441)      PDF(pc) (1045KB)(76)    收藏
    该文研究新型红外透射材料CaLa2S4在高速固体粒子冲蚀下的破坏规律.包括:冲蚀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小碎片的形成和振荡,冲击速率(从22m·s-1到180m·s-1)对蚀坑发展和冲蚀率的影响.并且对CaLa2S4在冲蚀条件下的塑性变形及其临界冲击速率、以及水平裂纹表面的扩展条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自适应网FSK解调方法
    胡爱群, 苏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67-172.  
    摘要448)      PDF(pc) (369KB)(268)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解调频移键控(FSK)信号的方法——自适应解调方法队(ADEM).文中以常用的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LMS)为例,讨论ADBM对低速数据FSK信号的解调过程及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DEM具有抗干扰性强、输出响应快、便于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实现等特点,并且易于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5)
    28. 正态分布位置参数基于不完全数据的区间估计
    朱宏, 吕恕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73-178.  
    摘要507)      PDF(pc) (387KB)(101)    收藏
    对于不完全的样本数据,给出了构造正态分布总体位置参数的置信区间的一个方法.这个结果还适用样本中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情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29. 模糊数学理论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ARALL层板性能影响因素的模糊数学法综合评判
    仲伟虹, 陈昌麒, 郑瑞琪, 李宏运, 胡宏军, 强伟, 王玉瑛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79-185.  
    摘要412)      PDF(pc) (413KB)(71)    收藏
    采用了模糊数学方法处理复合材料层板问题,给出了影响超混杂复合材料ARALL性能的多因素关系图和模糊矩阵,并通过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综合评判矩阵.运用模糊理论中的二次综合评判法对残余应力、胶粘剂性质及胶粘剂含量等多因素影响层板整体性能的强弱顺序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残余应力状态是影响层板性能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胶粘剂的力能学性质、胶粘剂的韧性及胶粘剂含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30. 到达时间不同的工件作成组加工时的最大迟后问题
    孙世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86-190.  
    摘要446)      PDF(pc) (360KB)(74)    收藏
    对到达时间不同的工件作成组加工时的加权完工时间和问题,Posner曾给出了一些结果.该文则考虑相应的最大迟后问题,不仅在相同条件下给出了类似结果,而且考虑了更多模式.对这些模式,或给出其最优序、或转化为目前研究已较成熟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
    31. 推力滑动轴承的加速磨损试验和可靠性研究
    张祖明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91-198.  
    摘要429)      PDF(pc) (450KB)(88)    收藏
    针对机械零件磨损可靠性分析的难点出发,研制出推力滑动轴承加速磨损试验在线测量机;重点报道了推力滑动轴承磨损规律的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精密测量为基础的机械零件磨损可靠性计算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
    32. 缓磨时工件表层温度分布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徐鸿钧, 徐西鹏, 许洪昌, 张幼桢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199-207.  
    摘要366)      PDF(pc) (623KB)(60)    收藏
    该文在关于缓磨时的磨削热、接触弧区换热过程以及工作表层非稳态温度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一可用于计算烧伤前后工件表层温度场畸变历程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完成了关于缓磨烧伤的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缓磨实际烧伤过程吻合良好.文中率先阐明了缓磨烧伤的热机理,它不仅确证了缓磨烧伤是一具有明显前兆特征的典型渐变过程,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发缓磨工艺潜力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
    33. 磨抛工艺参数的微机测控及模糊控制
    刘明远, 冀春荣, 方剑虹, 杨林森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08-214.  
    摘要419)      PDF(pc) (409KB)(69)    收藏
    介绍了在JP12.6型透镜磨抛机上实现计算机控制的研究工作-系统硬件实现及加工过程的模糊控制方法.实验表明,计算机模糊控制与原始手动控制相比较,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抛光质量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34. 任意形状凸域保角映射成半平面域的方法
    许立忠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15-218.  
    摘要473)      PDF(pc) (226KB)(84)    收藏
    给出了任意形状凸域保角映射成半平面域的解析方法,通过算例证实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简便性,为工程中常用齿形零件应力和位移的精确求解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铁磁膜的居里温度
    吴雪原, 顾世洧, 李惠生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19-222.  
    摘要424)      PDF(pc) (245KB)(69)    收藏
    在考虑了边界条件对电子态和电子组态的影响乃至对自旋之间交换作用影响的基础上,计算了4~7单分子层厚的铁磁膜的居里温度随膜厚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居里温度随膜变薄而降低,这从微观上肯定了一般的理论预测并解释了近期的实验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曲面积分法求解双曲线控轴对称拔制
    赵德文, 王国栋, 钟军, 董希俭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23-228.  
    摘要528)      PDF(pc) (329KB)(100)    收藏
    锥形模拔制,Avitzur给出下述解[1]
    σxf/σs=2f(α) ln ((R1)/(R2))+2/(√3)[α/sin2α-cotα+mcotα ln ((R1)/(R2))](a)式中,R1,R2为入、出口半径,α为模半角,f(α)是α的函数.本文研究双曲线模拉拔棒材,与锥形模根本区别在于沿模具纵向剖开,剖面线不是直线而是双曲线,如图.有关双曲线模平面变形拉拔挤压已进行初步研究[2].本文在于按文献[2~4]方法研究轴对称问题,仍重探索轴对称条件下摩擦功率与变形功率的曲面积分与变上限积分技巧,所得解析解将与式(a)进行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低RCS选频滤波副反射面天线
    冯林, 邓书辉, 阮颖铮, 胡玉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29-232.  
    摘要536)      PDF(pc) (280KB)(76)    收藏
    卡塞格伦天线和其它双反射面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是由天线本身的结构和增益决定的,它包括天线对来波直接散射构成的结构散射项σs和天线重新辐射来波而形成的模式散射项σe[1].入射到天线的电磁波先经主反射面聚焦到副反射面上,再由副反射面反射而进入馈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8. 毫米波双极化网络研究
    姚德森, 綦凌飞, 毛钧杰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33-238.  
    摘要668)      PDF(pc) (301KB)(63)    收藏
    充分利用目标回波的极化信息是近年来雷达工作者十分感兴趣的课题.利用目标散射的极化特征可实现目标识别;利用极化分集接收或是极化匹配接收可提高弱信号检测功能;利用双极化网络的极化自适应控制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文根据我们对多个毫米波多极化系统的研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对组成系统的看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利用UCT仪检测套管变形
    段方勇, 屈万里, 黄载禄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39-242.  
    摘要360)      PDF(pc) (249KB)(62)    收藏
    采油井内的套管,因受环境及应用(地层运动的应力、机械力、作业过程中的工具作用、射孔、压裂改造)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适时检测套管变形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复合结构的静电感应器件
    李思渊, 刘肃, 刘瑞喜, 杨建红
    应用科学学报    1996, 14 (2): 243-247.  
    摘要413)      PDF(pc) (769KB)(90)    收藏
    表面栅结构(S-S)和埋栅结构(B-S)作为静电感应器件的基本结构已由若干作者进行过研究[1~5]。近几年我们采用了一种介于上述两种结构之间的结构(用O-S表示)来制作静电感应器件(SID),包括静电感应晶体管(SIT)、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以及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所制作的器件具有典型的I~V特性和令人满意的电学参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