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12-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含Teflon-AF层的NLO聚合物驻极体双层膜系统的电荷衰减动态特性
陈钢进, 夏钟福, 张冶文, 张红焰
1999, 17(4): 379-383.
摘要
(
318
)
PDF
(194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开路热刺激放电法研究了恒压电晕充电极化的含Teflon-AF层的非线性光学聚合物驻极体双层膜系统的电荷动态特性,结合电光效应和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双层膜系统中偶极分子有序取向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非线性光学聚合物驻极体,其原因在于Teflon-AF层中高储存稳定性的空间电荷有效地抑制了分子偶极驻极体层中偶极分子有序取向的松驰.
PTFE多孔膜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崔黎丽, 江键, 夏钟福, 宋聚平, 陈钢进, 张冶文
1999, 17(4): 384-388.
摘要
(
444
)
PDF
(192KB) (
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测量等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充电后的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材料的空间电荷贮存稳定性,并和同等条件下的高密度PTFE薄膜驻极体的电荷稳定性进行了比较.通过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分析和组合热脉冲技术探索了PTFE驻极体多孔膜内电荷重心的迁移规律,研究了多孔PTFE薄膜驻极体内脱阱电荷的输运规律.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对电接触过程中负阻现象影响的分析
吴宗汉, 孙健, 王茂祥, 陈维, 孙承休, 章继高
1999, 17(4): 389-394.
摘要
(
330
)
PDF
(218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电接触过程中,金属-氧化物-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氧化物金属的接触界面上会出现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PP有两种存在状态:不产生辐射状态和可以产生辐射状态.文中着重讨论了前一种状态SPP对电接触过程中的负阻现象等相关问题,并对之作了分析.
MoSi
2
与B
4
C反应合成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李建林, 江东亮, 谭寿洪
1999, 17(4): 395-399.
摘要
(
334
)
PDF
(189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热压过程中MoSi
2
与B
4
C反应合成的硅化物与硼化物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复合材料以MoSi
2
,Mo
2
B
5
为主要组成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MoSi
2
有较大改进.当B
4
C添加量
w
=10%时,e
b
及
K
IC
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80MPa和3.9MPa·m
1/2
,复合材料的硬度值则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
离子取代对Ba(Zn
1-
x
Co
x
)
2
Fe
16
O
27
铁氧体
μ
i
-
T
曲线的影响
邓龙江, 谢建良, 陈选臻
1999, 17(4): 400-404.
摘要
(
422
)
PDF
(195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氧化物工艺制备Ba(Zn
1-
x
Co
x
)
2
Fe
16
O
27
六角铁氧体,通过不同含量Co
2+
、Cu
2+
对Zn
2+
的取代,发现平面型Ba(Zn
1-
x
Co
x
)
2
Fe
16
O
27
的_
i
-
T
曲线出现双峰(I、Ⅱ).随着Co
2+
、Cu
2+
含量的增加,第Ⅱ峰分别移向高温和低温.并通过Ba(Zn
1-
x
Co
x
)
2
Fe
16
O
27
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
K
u1
、
K
u2
、
K
u3
随温度
T
的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对改善材料温度稳定性有实用价值.
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表面动力学的动态接触角法研究
施来顺
1999, 17(4): 405-410.
摘要
(
340
)
PDF
(220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研究了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动态接触角.对于未处理高分子材料,其前进接触角都大于后退接触角,有滞后现象主要是由于材料表面化学组成不均匀性引起的.经CF
4
/CH
4
等离子体处理后,使得前进接触角增大而后退接触角变化幅度较小,滞后程度增大是由于表面化学组成不均匀性增大引起的.聚合物薄膜经CF
4
/CH
4
等离子体处理在浸水过程中,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随等离子体处理条件CF
4
(%)的变化而变化,可将整个浓度区域分为三个区域,这是由于各区域内等离子体作用机制和改性聚合膜的性质不同而引起的.预先经CH
4
等离子体处理的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普遍小于未经CH
4
等离子体前处理的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证实了高度交联的炭阻挡层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表面动力学的运动.
纳米晶交换耦合稀土永磁体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杨仕清, 张万里, 龚捷, 彭斌, 王豪才
1999, 17(4): 411-415.
摘要
(
339
)
PDF
(198KB) (
1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成分为Nd
8.16
Dy
1
Fe
85.26
Nb
1
B
4.58
合金的非晶快淬条带,对非晶条带及其随后的晶化样品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磁性能及其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测试,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添加对纳米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居里温度和矫顽力较高且剩磁温度系数为正的纳米交换耦合永磁体.
用特征向量法求解混沌映射的不变分布
戴旭初, 张锦钢, 徐佩霞
1999, 17(4): 416-420.
摘要
(
455
)
PDF
(187KB)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Frobenious-Perron积分方程出发,导出了混沌映射的不变分布与转移概率矩阵的关系,从而得到了一种计算其不变分布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克服传统直方图法要求样本数多、误差大的缺点,而且特别适用于转移概率易于确定的一些实际的实验系统.
介质覆盖曲面上非镜面波散射研究
林炽森, 唐军武, 郝淑宁
1999, 17(4): 421-426.
摘要
(
374
)
PDF
(233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表面爬行波新概念,并运用此概念,研究介质覆盖理想导电曲表面上非镜面波的散射特性、覆盖介质的电磁参数和涂层厚度变化时覆盖介质对表面爬行波散射抑制作用的变化趋势.
语音信号的主分量特征
何振亚, 顾明亮, 王太君, 史笑兴
1999, 17(4): 427-432.
摘要
(
422
)
PDF
(211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曲线拟合与主分量分析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既反映声道变化规律又符合人耳听觉特点的语音识别新特征.与其他神经网络识别特征相比,新特征不仅可以提高语音识别准确率,而且具有算法简单、存储容量小、便于实时实现的特点.
无创血氧饱和度传感系统的研究
常昌远, 魏同立
1999, 17(4): 433-438.
摘要
(
449
)
PDF
(220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光通过人体组织的传输特性,提出了无创在体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这种方法,研制了无创血氧饱和度传感系统.临床使用表明,本传感系统与传统的血气分析仪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984.
pH型凝胶筋肌制备及机械性能的研究
郭锡章, 龚振邦, 刘东升, 华家栋, 汪勤悫
1999, 17(4): 439-444.
摘要
(
351
)
PDF
(223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叙述pH型凝胶(人造)筋肌的制备及机械性能的研究成果.聚丙烯腈纤维经热处理,皂化反应,得到能在酸中收缩、碱中膨胀伸长的凝胶肌筋,可作为驱动机构的动力源驱动并联手腕机构.
混沌振动系统的开闭环控制
陈立群, 刘延柱
1999, 17(4): 445-449.
摘要
(
447
)
PDF
(191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中混沌的开闭环控制问题.对于单自由度混沌振动系统建立了开闭环控制律.以受迫Duffing振子为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控制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将该控制律推广到多自由度混沌振动系统.
语法制导的Z规格说明检查器
李刚, 缪淮扣, 童頫
1999, 17(4): 450-456.
摘要
(
356
)
PDF
(239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Z语言是牛津大学程序设计研究组设计的形式规格说明语言.作为Z语言处理前端的Z规格说明检查器用于Z规格说明的语法检查和类型检查,它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Z语言的语法分析功能;此外,还结合Z语言的类型特征,实现了Z语言的类型检查,介绍了Z规格说明检查器的设计与实现.
传感器非线性传递函数的频域估计
徐科军, 李成
1999, 17(4): 457-462.
摘要
(
365
)
PDF
(206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频域研究腕力传感器的动态非线性特性,分析动态非线性产生的原因,研究时域和频域的判定方法.估计传感器线性和二次非线性传递函数,研究非高斯信号输入时二次传递函数的求解方法,探讨动态非线性主要作用频带的判定方法.分别对构造系统仿真和对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分析方法更为准确地描述了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脉冲电磁光阀
胡汉平, 吴晓刚, 穆晨鹏, 李德华, 王祖喜, 周焰
1999, 17(4): 463-468.
摘要
(
350
)
PDF
(227KB) (
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速脉冲式电磁光阀.由于电磁光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在基本结构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驱动电流的波形参数,提高光阀的工作频率,采用了实验的方法,观测在多种可控参数取不同数值时光阀的工作状态,然后据此观测数据,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具有自适应性的模糊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电磁光阀具有不影响光路特性、结构轻巧、使用寿命长、开关频率高和与之相应的足够大的开关孔径等优点.并已成功应用于三维激光扫描装置.
数据融合技术在储粮水分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滕召胜, 郁文贤
1999, 17(4): 469-472.
摘要
(
252
)
PDF
(151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水分自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中探讨了水分自动测试系统基于参数估计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储粮水分自动测试系统已在粮食储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双线背射模螺旋作馈源的背射式天线
郝晋, 马福昌, 李鸿鹰, 李瑞莲
1999, 17(4): 473-475.
摘要
(
423
)
PDF
(127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把双线背射螺旋作为短背射天线的馈源时,可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天线.文中给出了螺距角T=10°、12°、14°和16°时双线背射螺旋作馈源的实验结果,同时得出T=14°时天线综合性能最佳,最大增益可达19.7dB.它具有结构简单、馈电方便、遮挡小、频带宽、增益高且易于产生圆极化波等优点,性能远优于带相同接地板的螺旋天线、普通短背射天线以及单线背射螺旋作馈源的短背射天线.
一类非线性系统降维状态镇定的一种新方法
王子才, 史小平, 王旭
1999, 17(4): 476-478.
摘要
(
328
)
PDF
(124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运动体控制领域中常见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降维状态镇定方法.作为例子,设计了某飞行器姿态稳定控制律,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稳态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的双环递阶算法
钱富才, 刘丁, 万百五
1999, 17(4): 479-484.
摘要
(
355
)
PDF
(208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稳态大规模工业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够充分满足决策者的偏好克服目标函数不可分性的双环迭代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决策人员的偏好把多目标问题聚集为不可分的单目标优化问题,再嵌入到可分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然后从多目标的非劣解集中挑出不可分单目标的最优解,并证明了该最优解就是原问题的非劣解,算法的收敛性也有严格的数学保证.
Me对Fe-Me-C合金奥氏体价电子结构的影响
吕宇鹏, 朱瑞富, 雷廷权, 李士同, 李木森
1999, 17(4): 485-488.
摘要
(
466
)
PDF
(158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Fe-Mn-C系合金奥氏体为例,分析了Me(合金元素)对Fe-Me-C合金奥氏体价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e含量可影响Fe-Me-C奥氏体中各类原子组态的几率,亦即影响各类晶胞的相对数量;将计算C原子分数的公式改为
A
c
=100
C
/12\[((100-
C
-
m
)/56)+
C
/12+
m/M
],即可在计算Fe-Me-C奥氏体含C-Me晶胞的晶格常数时计入Me的影响;Me主要通过影响含C Me晶胞的晶格常数、等同键数和各类晶胞的权重而影响合金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
架空输电线路放线牵引方法研究
刘志建, 王亲会, 姚转乐, 谢利科
1999, 17(4): 489-492.
摘要
(
522
)
PDF
(145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放线的一种方法,即采用82mm炮发射一飞行器带(牵引)线的方法,解决了飞行器结构、飞行器重量和牵引线断线三个关键性技术问题.使用牵引线空中越障放线,每次可达550m.并在550m内牵引放线距离可调.
蛋白银电流变液的制备及ER效应
张朝平, 胡林, 胡宗超, 张朝, 何凤, 肖洪平, 邓伟
1999, 17(4): 493-497.
摘要
(
377
)
PDF
(188KB) (
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反相微乳法成功地合成了蛋白银超微细粒子,并首次研究了蛋白银超微细粒子分散于绝缘油中所形成的电流变液的结构、稳定性、静态屈服应力和漏电流,讨论了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指出蛋白银电流变液在较低的电场下,具有较大的静态屈服应力,其漏电流密度(
J
)小,且
J
∝
aE
b
.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