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9-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同一空间的静电聚焦与偏转场
王阳, 姜祥祺, 华中一
1989, 7(3): 189-193.
摘要
(
410
)
PDF
(1151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电子光学系统能将带电粒子的静电聚焦场与偏转场位于同一空间.本文则证明在同一封闭几何边界上如叠加两种规定的连续电位,可以在同一空间产生两种相应的场.例如采用简单正方形几何截面的连续线性变化电位边界作为四极场式的聚焦结构时,可以同时叠加
x、y
偏转场.初步的电子光学实验也证明这种设想是正确的,如在示波管工艺上得到应用则可缩短全管的长度.
可调中心距齿轮副空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张荣欣, 龚振邦
1989, 7(3): 194-200.
摘要
(
525
)
PDF
(441KB) (
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引入齿数比的动态数学模型,运用随机过程理论,严格分析沦证了空程的各种统计特性,并据此求出工程设计时空程的计算公式及有关参数:均值系数、标准差系数和取值系数等.
多入射角椭偏法同时测量衬底光学常数和膜参数
周庆初, 徐乃欣, 石声泰
1989, 7(3): 201-206.
摘要
(
443
)
PDF
(464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先讨论了多入射角椭偏法同时测量衬底光学常数和膜参数时结果的唯一性跟各未知参数间相关性的关系,从而提出了选择合适入射角的一般原则.计算了不同入射角下硅-二氧化硅体系和不锈钢钝化膜体系的椭偏参数
△
、
Ψ
对
n
s
、
k
s
、
n
f
、
k
f
、
d
和人射角
φ
0
的一阶导数,考查了各未知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给出了用随机单纯形法对这两个体系进行拟合计算的实例.
线性方程组的精确解法及其在泛函极值中的应用
张可村
1989, 7(3): 207-212.
摘要
(
395
)
PDF
(384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在工程优化过程中抽象数学模型得到的一类特殊的n阶线性方程组,导出了解析解的表达式,且借助于解的解析表达式,给一类条件泛函极值问题提出了新的求解方法,并利用这种求解方法于工程最佳设计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用边界元法求解三维静电场问题
吴万春, 文舸一, 刘学观
1989, 7(3): 213-218.
摘要
(
533
)
PDF
(343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三维静电场的边界元法求解作了详细讨论,并给出了用边界元法求解三维导体电容的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计算量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种确定MESFET噪声参量的新方法
蔡纯青, 蔡树榛, 阮一刚, 王建伟
1989, 7(3): 219-224.
摘要
(
422
)
PDF
(419KB) (
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MESFET噪声参量的新方法.该法不仅能单独从MESFET结构参量或
S
参数实测值出发计算噪声参量;而且能同时利用结构参量及
S
参数实测值,通过优化,得出更精确的噪声参量.
含铋石榴石膜的磁光谱
王立萱, 周殿清, 尹邦勇, 易西美
1989, 7(3): 225-230.
摘要
(
420
)
PDF
(387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Bi,Y,Lu)
3
(Fe,Ga)
5
O
12
膜的液相外延生长工艺,测量了λ=0.40~0.80
μ
m的室温饱和比法拉弟旋转谱和吸收谱,证实了强磁光活性跃迁的存在并讨论了跃迁的微观缘由.
单晶n型CdTe光阳极的稳定性及光致钝化
杨军, 邓薰南
1989, 7(3): 231-235.
摘要
(
451
)
PDF
(1189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探讨了单晶n-CdTe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光致钝化行为,采用近代表面分析手段考察了电极表面形貌和组成的变化.通过选择适当的氧论还原偶及浓度配比,进行电极表面修饰,显著改善n-CdTe光电化学电池的稳定性.
交联剂对聚氯乙烯(PVC)电线电缆料辐照交联的影响
王铭钧, 殷明, 常云志, 赵明丽, 章世杰, 张和康
1989, 7(3): 236-242.
摘要
(
546
)
PDF
(442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不同交联剂对PVC辐照交联的影响.交联剂的种类及其在PVC中添加的量都会影响XLPVC的热稳定性,各种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MPTMA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交联剂.本文还讨论了不同交联剂对溶胶分数和剂量关系的影响,并指出In
S
和交联剂在PVC中添加的量成正比.
PHNVA大孔螯合树脂的合成与吸附特性
陈行琦, 吴耀勋, 蔡小蓓, 宾千帆
1989, 7(3): 243-249.
摘要
(
407
)
PDF
(507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种迄今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大孔Schiff碱螯合树脂,其结构式全称聚-N-(2-羟基-1-萘甲叉基)乙烯基苯胺;本文讨论了它的合成,结构,螯合吸附性能及其在光亮镀镍、光亮酸性镀铜工艺中的应用.
聚烯烃接枝改性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合成研究
周彩华, 王立筱, 林思聪
1989, 7(3): 250-254.
摘要
(
425
)
PDF
(2107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以
α、ω
-双羟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为主链、聚
α
-取代烯烃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和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以及它们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
贝氏体球墨铸铁应变时结构转变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邹吕凡, 姚凯伦, 周孙选, 孙尧卿, 谢中维
1989, 7(3): 255-259.
摘要
(
451
)
PDF
(349KB) (
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测定和分析了奥-贝球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在应变过程中,残留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应变量越大,转变量越多;残留奥氏体量的减少值与贝氏体量的增加值相等.对最大应变量为9.8%的奥-贝球铁,残留奥氏体量的减少值为6%左右.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中可能存在两种贝氏体结构.
反应离子束刻蚀闪耀光栅技术
傅新定, 方红丽, 陈国明, 邹世昌
1989, 7(3): 260-262.
摘要
(
493
)
PDF
(2080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应离子束刻蚀
[1,2]
是在离子束刻蚀
[3]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微细加工技术.近年来,已被用来制作全息闪耀光栅.
表面活性剂在
γ
-Fe
2
O
3
上的吸附与
γ
-Fe
2
O
3
在甲苯-丁酮中的分散性
王平, 于淑华, 郭洪猷, 黄毓礼
1989, 7(3): 263-266.
摘要
(
428
)
PDF
(1163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γ
-Fe
2
O
3
是制造磁记录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处理的
γ
-Fe
2
O
3
在同一种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有明显的不同.本文选用磁记录材料生产中常用的甲苯-丁酮为分散介质,研究表面活性剂对
γ
-Fe
2
O
3
分散性的影响以及分散性与吸附类型的关系.
多晶硅CWAr
+
激光再结晶功率窗的探讨
黄信凡, 鲍希茂, 陈坚, 梁美龙
1989, 7(3): 267-270.
摘要
(
431
)
PDF
(2040KB)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在绝缘衬底上激光再结晶的多晶硅膜内制作SOI器件
[1,2]
受到广泛重视.人们对SOI结构的制备及性质,尤其是对多晶硅层和绝缘衬底间的界面面性质
[3~6]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双光路法测量化合物及合金熔体平衡蒸气分压
周书铨, 桑文斌, 谢敏, 吴汶海
1989, 7(3): 271-274.
摘要
(
374
)
PDF
(286KB) (
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Hg
1-
x
Cd
x
)
y
Te
1-
y
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分压,可以求得
P
~
T
~
x
的关系,从而指导长晶工艺和液相外延,提高晶体质量.因此,平衡蒸气分压的测定,在理论上和经济上均有重要意义.
数字滤波技术在表面三维形貌测量中的应用
娄华洲, 张鄂
1989, 7(3): 275-279.
摘要
(
426
)
PDF
(334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有很大影响
[1]
,因此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由触针式轮廓仪测得的表面轮廓中包含了三部分的信息,即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表面宏观形状,为了客观地评定表面粗糙度,必须将粗糙度信号从轮廓信号中分离出.
洁净低温凝聚膜的制备
张开达
1989, 7(3): 280-282.
摘要
(
345
)
PDF
(172KB)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对非晶态金属的电学性能研究
[1,2]
;特别是对非晶态的超导电性的研究日益增多
[3~5]
.但是在实验工作中,非晶态样品大多采用单辊急冷技术制备,其厚度在几十微米数量级,属于"大块"金属样品的范畴.为了探讨处于非晶状态薄膜的电性能,并消除杂质(包括氧化)对非晶薄膜的影响,我们曾在超高真空及低温条件下用蒸发和低温凝聚方式制备了薄膜,并测量了它们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