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征稿专栏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8-03-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低温下KTaO
3
陶瓷的介电非线性
陈志雄, 王李, L. E. CROSS
1988, 6(1): 1-5.
摘要
(
368
)
PDF
(336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均衡热压法制备的性能优良的KTaO
3
陶瓷,通过测量低温下介电常数与偏置电场的关系,研究它们的介电非线性.结果表明,在温度60K以下,介电常数与偏置电场强度有关;温度愈低,介电非线性愈强烈;这与KTaO
3
陶瓷在低温下表现出具有量子顺电性质特征相应.
根据Devonshire模型,用最小二乘法使实验数据与之相吻合,估算出KTaO
3
陶瓷的介电非线性系数值,并与单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TaO
3
陶瓷与其单晶一样,也是有希望在超高频低温电子学中实现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材料.
离子型遥爪聚合物分子参数的控制
颜德岳, 王公善, 唐伟枫
1988, 6(1): 6-11.
摘要
(
421
)
PDF
(321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丁基锂和二异丙烯基苯的加成物为引发剂的双官能团活性聚合反应是合成遥爪聚合物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离子型聚合反应的非稳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由反应的初始条件和单体转化率计算这类遥爪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和其他分子参数的方法,并举例进行数值计算,给出了各种分子参数随单体转化率变化的规律.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特征
阮竹, 孙以实, 傅增力
1988, 6(1): 12-17.
摘要
(
474
)
PDF
(375KB)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不同聚合温度、不同交联剂用量及不同引发剂用量、一定配比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体系的聚合过程进行跟踪测定,研究了该体系的聚合动力学与共聚特征.
Kaleski商业循环模型及其改造
范祟惠, 张逸民
1988, 6(1): 18-25.
摘要
(
537
)
PDF
(477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了经济系统中引入投资决策方程改善动态品质的一般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Kaleski模型进一步改造的必要性,使其理论分析的结果吻合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际进程,并研究改善Kaleski模型动态品质的实际途径.文中应用Z变换理论来处理离散时滞系统,并给出了计算实例,避免了求解超越方程的麻烦.当系统阶次越高,本文建议的方法越能显示其优越性,且便于用微机来研究动态问题.本文还指出了原Kaleski模型中理论解中的错误.
光纤陀螺中双折射调制噪声的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
彭纲定, 黄上元, 林宗琦
1988, 6(1): 26-31.
摘要
(
428
)
PDF
(423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光纤陀螺中双折射调制噪声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在采用高双折射光纤的陀螺系统中,实验观察发现,双折射调制噪声对系统长期性能影响很大,特别在光纤环中偏振方位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将使系统的长期零漂增大.此外,在信号检测频率处,发现双折射调制产生的噪声与Sagnac信号有确定的
π
/2相位差.本文建立在Jones表述基础上的理论分析,为解释和消除此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依据,给出了与实验完全一致的结果.最后,根据这些结果,对消除双折射调制噪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半导体电磁测量中一个对偶积分方程组的形式解
戴显熹, 王昌平, 李洪芳, 黄静宜
1988, 6(1): 32-39.
摘要
(
397
)
PDF
(424KB) (
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个半导体测量中对偶积分方程组,经适当的积分变换,实现其退耦;运用Schlömilch定理及适当变换,使二重积分方程化为一维的Fredholm方程,并获得严格的形式解,还提出一个判别法,并用以证明解的唯一性.此外还得到电流与转换函数的关系以及小
r
0
时的显式解.
微波心尖搏动图示仪的研究
贝天震, 庄根深
1988, 6(1): 40-43.
摘要
(
514
)
PDF
(263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记录心尖搏动图的微波技术.微波心尖搏动图示仪能探测由于左心室的搏动而引起胸壁相应的运动产生的微波反射信号的变化.该仪器与常规的心尖搏动图示仪相比具有非接触的优点.结果表明,微波技术在描述心前区运动的动态情况,检查心脏病方面,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诊断新技术.
X光电子芯态谱的解叠处理
徐至中
1988, 6(1): 44-48.
摘要
(
414
)
PDF
(299KB) (
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把Brown及Dennis提出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方算法应用到X光电子芯态谱的解叠处理,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文中还列举了某些具体例子.
利用AES、XPS、UPS研究氧与钡钨阴极的互作用
陈德森
1988, 6(1): 49-54.
摘要
(
465
)
PDF
(406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叙述了用AES、XPS与UPS技术分析研究S型与M型钡钨阴极表面化学组态的差异.并用清洁钨上覆盖钡与氧化钡的模拟表面分析了钡、氧、钨三者的化学结构关系.与阴极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M型阴极为Ba-O-W系统,S型阴极组态较复杂,可能有钡与氧化钡两种结构状态并存.氧会引起表面钡与基底钨化学态发生改变,导致阴极逸出功与发射改变.从谱图来看,S型阴极表面钡受氧的影响比M阴极的敏感得多;氧对钨的氧化作用强于对锇的作用.
用Mie散射研究Hg
1-
x
Cd
x
Te中沉淀物的消光光谱
钱定榕
1988, 6(1): 55-61.
摘要
(
386
)
PDF
(422KB) (
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经典的理论计算了Te,HgTe和Hg
1-
x
Cd
x
Te的复折射率.采用气溶胶模型处理Hg
1-
x
Cd
x
Te中的Te和HgTe微沉淀物的消光作用,用Mie散射理论算出了各种大小的这些沉淀物在100K和300K时的消光光谱.
用Monte Carlo方法严格计算X射线深度分布
ϕ
(
ρz
)函数
何延才, 曹立群, 陈家光
1988, 6(1): 62-66.
摘要
(
435
)
PDF
(336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
ϕ
(
ρz
)函数时,考虑了电子在不同元素孤立薄层中的散射差异对40种常见元素的
ϕ
(
ρz
)函数积分值作了计算.
时间导数法极值控制及其在X射线衍射形貌术中的应用
路治平
1988, 6(1): 67-73.
摘要
(
473
)
PDF
(1316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叙述了利用时间导数法极值控制实现布拉格角的自动跟踪控制系统(ABAC系统),跟踪的相对误差小于0.05,并用蓝宝石和人工水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形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硅烷外延生长速率和衬底取向的关系
章熙康, 顾隆道
1988, 6(1): 74-77.
摘要
(
536
)
PDF
(274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硅烷热分解方法生长硅膜时,硅膜的生长速率与衬底取向及材料无关.不同衬底在低温区具有相同的生长激活能.作者认为硅烷外延生长和四氯化硅外延不同,其生长机制是硅烷气相分解产物通过滞流层向衬底的定向扩散并在衬底上堆积.
铂-硅系复合电极的界面反应及电特性
李思渊, 贾笑天, 李寿嵩, 沈明智, 殷之平
1988, 6(1): 78-85.
摘要
(
486
)
PDF
(3346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Al-Ti-Pt-Si、Al-Mo-Pt-Si、Al-Ti-Si等电极系统薄膜间的相互扩散和反应,利用电子能谱分析、扫描电镜、电学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对相应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用于射电频谱分析的高分辨率TeO
2
声光偏转器
黄庚辰, 王京生, 赵国珍
1988, 6(1): 86-90.
摘要
(
388
)
PDF
(2581KB)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七十年代前后,由于新型固体声光材料的发现和高频超声技术的进步,声光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机光偏转和多频谱工作模式以及小信号工作时的优良线性,为电信号的光学模拟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碱金属锂蒸气中新的红外辐射带(b
3
∑
g
+
-x
3
∑
u
+
)
路轶群
1988, 6(1): 91-94.
摘要
(
389
)
PDF
(213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Konowalow等人首先从理论上预言了在钠和锉的双原子分子里获得b
3
∑
g
+
-x
3
∑
u
+
的受激辐射
[1,2]
.文献[3]在钠蒸气里观察到b
3
∑
g
+
-x
3
∑
u
+
辐射带,但是至今尚未见到关于Li
2
(b
3
∑
g
+
-x
3
∑
u
+
)辐射带的报道.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上海大学期刊自助缴费取票指南
应用科学学报银行卡(稿费、审稿费)
应用科学学报版权转让协议2021版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应用科学学报》投稿模板 2019
《应用科学学报》收稿通知
友情链接
>
应用科学学报邮箱
中国知网查重系统
上海大学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名誉主编:黄宏嘉
主 编:王廷云
ISSN 0255-8297
CN 31-1404/N